北海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6章 勸降,綁定慈母系統(tǒng)后,我擺爛了,北海游,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句實話,京都百姓對河南郡民變并不怎么上心。
今年多災多難,縱使他們生活在富饒的京都,日子也不如以前好過。
一年忙到頭,存不下多少錢。以前經常去的茶館子,今年再去也只敢點上一杯清茶,茶點都不敢多要。
至于澡堂,以前一周去一次,如今一個月去一次。
《云州周報》上有一句話說得好【世人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百般慌張】
他們得知河南郡起了亂子,只當成一個八卦消息聽。
畢竟亂又亂不到哪里去,他們京都百姓日子勉強能過得下去,自然不可能參加叛亂。
比起河南郡的那群起義兵,倒是兵部尚書的異常舉動更加吸引百姓們的興趣和好奇。
“聽說為了讓官家撤兵,回防平定民亂,兵部尚書在大朝會上,慷慨激昂,甚至聲稱若官家不聽勸,他要辭官回鄉(xiāng)?!?
“官家聽勸了嗎?”
“怎么可能?!官家當時就勃然大怒,要撤兵部尚書的官職,若非佟太師求情,兵部尚書當場就會被撤職?!?
“可惜,兵部尚書不識趣,次日又跪在了宮門口,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這次誰也保不住他!官家連他的面都沒見,直接把他給罷官了?!?
“不僅如此,官家還讓皇城司徹查兵部尚書一家是否借用常平倉糧草一事,沒出一日就查出來,他們曾經借走一萬石。官家命兵部尚書補足虧空,并且加上罰款,罰他家后世兩代不得入朝為官。”
“哎喲喂,兵部尚書這是被云國公嚇傻了嗎?這次怎么如此死心眼?”
“誰知道了。他們府上砸鍋賣鐵,這才補齊了銀錢。就連京都的宅子也被賣了出去,如今,一家人正準備出京都歸鄉(xiāng)呢?!?
雖然年年都有官員被罷職,但官至六部尚書,還是如此自作自受的,目前為止,只有兵部尚書一人。
這事不光平民百姓不理解,就連兵部尚書的很多同僚們都很不理解。
兵部尚書府門口,停著好幾輛馬車上面,上面擺放著滿滿的行禮。
“子淵,你為何如此沖動?官家想打就打,你做甚非要忤逆他?!”
前兵部尚書子淵,眼眶有些青黑,面露疲憊之色,聽到好友的勸慰,長舒一口氣。
“我久居兵部尚書之位,常常為自己德不配位而夜不能寐。如今終于脫下這身官袍,只覺得身心俱暢。伯鸞,《云州周報》上刊登的《三國演義》中,我甚愛第一句。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要多看看這本演義啊。”
伯鸞心中不舍,又怨怪自己好友莽撞行事,沒好氣道:“都什么時候了,還看話本子?你倒是好好想想你自己吧,闖下這么大的禍,回祖地后,應該如何向族人交代?”
子淵見好友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心下暗暗嘆了口氣,安撫道:“你莫擔心我。我家就在相州,離京都不遠,你若得著閑,就來相州,找我游山玩水?!?
兩人又互訴了幾聲衷腸,子淵這才帶著家人們坐上馬車,晃晃悠悠地離開這座熟悉的城池。
伯鸞呆在原地,目送他們的背影漸漸遠去,心中萬般不舍。
他兒子輕聲道:“爹,你應該為伯父感到高興啊,他終于從這攤爛泥中脫身了?!?
“你在胡說什么?”
伯鸞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兒子,兒子的臉上滿是無奈。
“爹,伯父是佟太師的得力干將。如果佟太師不點頭,他哪能離開官場?我聽聞,佟太師的家眷已經撤到江南去了。”
伯鸞心頭涌現出一股冰冷的寒意,話里的含義讓人全身顫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
兒子這話是啥意思?
佟太師不看好這一位了?可是,陛下膝下僅有的兩子,其中一個是佟太師的親外孫?。?
伯鸞的腦海里亂成了一團漿糊,毫無頭緒。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綁定慈母系統(tǒng)后,我擺爛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海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海游并收藏綁定慈母系統(tǒng)后,我擺爛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