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饅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難道這就是裝逼?,三國:開局被何進獻給何太后,布丁饅頭,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偏殿內(nèi)。
皇甫嵩與蓋勛,見何太后進來,連忙90度鞠躬行禮:“末將皇甫嵩(蓋勛),拜見太后!”
“二位將軍不必多禮。”
何太后款步來到主位旁,廣袖一甩,轉(zhuǎn)身緩緩坐下。
皇甫嵩低著頭,向前邁出一步,開口稟道:“太后,昨日末將二人奉命前往長安,一路奔襲。抵達潼關時,天色已然擦黑。本欲進城稍作休整,今日再繼續(xù)趕路,卻不想潼關已落入董卓之手?!?
“二位將軍一路奔波,辛苦了,先去館驛好生歇息,哀家這邊若有安排,自會派人通知你們?!?
洛陽城中,有官府的驛站,專門提供外來洛陽的官員使用。
皇甫嵩、蓋勛都是關西人,在洛陽城沒有府邸,所以何太后讓他們住在館驛。
何太后說話很平淡,表情也很自然,就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蓋勛上前一步,與皇甫嵩平行,與他對視了一眼,用眼神交流道:
“是不是沒聽清楚你剛才說了什么?”
“不應該啊,我說話聲音那么大,就算是聾子也能聽清楚。”
“那太后怎么一點都不吃驚,你到底行不行啊?”
“你行是吧,那你來?!?
“來就來?!?
反正兩人暗自較勁也不是第一次了。
蓋勛又上前半步,拱手行禮,聲音還刻意比皇甫嵩高上幾分:“太后!董卓早有不臣之心,潼關乃是關西與中原咽喉要道,若落入董卓之手,朝廷便會失去對整個關西的掌控,屆時只怕董卓會擁兵自立為王。”
他就怕何太后不懂潼關的重要性,還刻意解釋了一番。
“那依蓋將軍所見,當如何?”
何太后端起茶盞,輕抿一口。
“末將認為,當趁董卓立足未穩(wěn)之際,集結(jié)軍隊,以雷霆之勢奪回潼關!在一鼓作氣,揮師西進,直搗長安,剿滅董卓叛軍,匡扶漢室江山!”
蓋勛越說越激動,感覺口水都快噴出來了。
何太后放下茶盞,看向沉默的皇甫嵩:“皇甫將軍,蓋將軍所言慷慨激昂,你常年征戰(zhàn)沙場,不妨說說你的想法?!?
皇甫嵩先是向太后恭敬行禮,而后有條不紊地說道:“太后,蓋將軍的想法固然英勇,但實戰(zhàn)起來,需顧慮諸多因素。如今洛陽守軍數(shù)量有限,且大多分散在各處,短時間內(nèi)難以集結(jié)一支精銳之師。再者,兵法有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不提前做好籌備,貿(mào)然進攻,一旦陷入持久戰(zhàn),糧草補給難以保障,洛陽城還可能因兵力空虛,遭黃巾賊匪偷襲。”
如果打個比方。
蓋勛有點類似于黃蓋,屬于勇將,也就是將才。
而皇甫嵩有點類似于程普,屬于智將,也就是帥才。
兩人的眼光和出發(fā)點截然不同。
之所以皇甫嵩能被后世譽為漢末三杰,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沖鋒陷陣,皇甫嵩不一定能打過蓋勛,但領兵打仗,皇甫嵩絕對是能吊打蓋勛。
皇甫嵩所說的一點沒錯,黃巾軍一直對洛陽城虎視眈眈。
公元184年,隨著張角一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的口號,數(shù)十萬黃巾軍揭竿而起,一時間,戰(zhàn)火燃遍大江南北。
雖然黃巾起義不到半年就被鎮(zhèn)壓,但殘余勢力依舊分散各地,隱匿于山林之間。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五年,仍然有幾股黃巾勢力未除。
郭太所率領的白波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開局被何進獻給何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布丁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丁饅頭并收藏三國:開局被何進獻給何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