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西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集 社論作者是誰?,王凌在明末,豐收的西瓜,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都御史李邦華近前奏道:“陛下!臣以為報紙作用之大無法想象,昨日之捷報,今日便通過報紙傳遍京師大街小巷,最關鍵之處在于它怎么能這樣快印刷出來?以臣之認知,光雕版便要十天半月,印刷也要幾日,而民生周報卻一天便印了出來,雖然字跡不是太美觀,但關鍵是速度快,暇不掩瑜?!?
崇禎心里高興的如吃了蜜一樣甜,這兩篇震聾發(fā)聵的社論可是自己的兒子和未來的兒媳作的,崇禎能不自豪和驕傲嗎?
察言觀色,周延儒已猜到崇禎肯定知道寫這兩篇社論的作者,肯定與皇室相關,說不定還是陛下寫的呢?這便需要他把這個作者引出來以滿足崇禎皇帝的虛榮的。
當大明首輔,別的才能可以沒有,但察言觀色和溜須拍馬之技是必須要具備的。
周延儒問道:“陛下!臣聽聞這大明民生報社的社長是坤興公主?這條消息是否屬實?”
崇禎微笑道:“坤興公主的確是大明民生報社京師分社的社長,一開始,我是反對的,認為女人應該做女人的事,但是張嫣皇嫂說比如報社,比如銀行涉及理財,這是女人的強項,比如報社,只是坐在廳堂里工作,并不拋頭露面,這些工作適合女人做的,應該讓女人去做,如果只讓女人呆在家里相夫教子,耕田縫衣做飯,這也是不對的,所以朕便同意坤興公主出任大明民生報社社長一職。”
轟!
整個皇極殿轟動了。
坤興公主是報社社長!
是陛下同意的!
女人可以干銀行、報社等不拋頭露面的工作?
還要不要孔孟之道了?
大殿翁翁翁議論不休。
這時,左都御史劉宗周出列問道:“陛下!這么說我們大明不要孔孟之道了?”
歷史上劉宗周是出名的犟驢脾氣,天啟年間,因彈劾魏忠賢、客氏,被削籍歸鄉(xiāng)。崇禎年間,又因論救姜埰、熊開元,遭革職。福王監(jiān)國時,又因痛陳時政,彈劾馬士英、阮大鋮等,辭官歸里。清兵攻破杭州,劉宗周不愿做大清官吏,絕食而亡。
可見,此人是一個敢于不計個人前途仗義執(zhí)言之人,又是一位對大明忠貞不二之人。
當然,這種人另一種性格便是因循守舊,恪遵禮法之人。
當他聽到坤興公主出任報社社長時,便感到這與孔孟禮法相悖,于是出言質問。
崇禎皇帝雖然登基之后便起用了劉宗周,但對劉宗周這種仗義執(zhí)言的性格很是反感,果然,聽了劉宗周的話后,崇禎便皺起了眉頭。
周延儒聽了劉宗周的話,心道:這犟驢又要闖禍了。趕忙說道:“劉大人此言差矣!古有花木蘭、穆桂英,今有秦良玉、石紅玉,這說明女人也是能干大事的,至圣先師也沒有明確說女人不能干別的事?!?
劉宗周道:“周閣老!此言差矣,朱子云: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當行長、社長甚或做官豈不違了朱子禮學?!?
周延儒道:“無才便是德,強調德的重要,而不是強調女子一定要不學無術?!?
這時,已是義憤填膺的太子呼的一聲站了起來大聲道:“從孔子、孟子、董仲舒再到程朱,沒有一個學說講女子不可以為官的,只所以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不能入仕等等規(guī)定,也不過是歷朝歷代男權貴們所為,至于《女誡》、《女論語》更是一家之言,不能為憑。”
朝堂因為女子為官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吵。
崇禎皇帝不想在此問題上過多討論,因為他知道這種討論是沒有窮盡的,于是看向了太監(jiān)王承恩。
王承恩大呼道:“肅靜!”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王凌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豐收的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豐收的西瓜并收藏王凌在明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