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60章 一不做二不休,圍點打援,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昆吾,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爾羌與我們的關系很微妙,這些年雖然斷絕了朝貢,互有一些小摩擦,但總得來說還算是相安無事。如今也需要他們在徹底歸附之后為大明種植棉花,我們沒法橫推。
但衛(wèi)拉特部就不一樣的,他們是曾經的瓦剌殘部。
成祖年間的忽蘭忽失溫之戰(zhàn)、宣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憲宗到世宗時期的哈密爭奪戰(zhàn)、邊境襲擾等等,兩百年來就從未放棄過對大明的襲擾,意圖染指大明腹地。
這種世仇我們就沒有太大的顧忌了,直接將他們的固勒扎(伊犁)、雅爾(塔城)、烏魯木齊、博羅塔拉等城池給橫推了?!?
洪承疇再次走到地圖前:“衛(wèi)拉特四部占據了準格爾盆地和伊犁河谷,這里粗魯估算有百萬畝以上的面積可以種植棉花,按照這么算,年產億斤以上。
現在我們計劃突襲吐魯番,進攻白水鎮(zhèn),封鎖準格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那倒不如在徹底封鎖之后,派遣大軍朝著準格爾盆地推進。
之前我們之所以沒有這么安排是因為中間隔著吐魯番以及南側的葉爾羌,擔心他們中途反水,前后夾擊我們,但現在計劃有變倒是可以。
一來是逼迫已經進入草原和外喀爾喀聯手與勇士營和河西鐵騎打游擊的衛(wèi)拉特部馳援,分散他們聯盟的力量,給勇士營和河西鐵騎制造快速圍殺的機會。
二來是占據準格爾盆地,搶占棉花。
如果衛(wèi)拉特四部的騎兵回援,那么我們就與他們在準格爾盆地大戰(zhàn),有大量燧發(fā)地雷、飛雷炮和佛朗機炮、三弓床弩在,也不懼他們的騎兵。
如果他們不回援,那我們在逐步推進之后占據準格爾盆地與蒙古的幾條通道,徹底斷掉衛(wèi)拉特的后路,縮小他們迂回的空間。
準格爾盆地到蒙古的道路只有四條,一是從伊利到額爾齊斯河谷,經阿爾泰山山口(科布多)到喀爾喀,
第二條路則是天山北路杭愛山通道,第三條則是居延海與漠西走廊,第四條則是塔城與齋桑泊通道。
第二條通道需要從吐魯番或哈密出發(fā),途徑巴里坤草原(巴里坤縣)向東,經戈壁邊緣進入杭愛山(蒙古國中部),中途有零星綠洲,但大部分是戈壁,適合輕騎兵的突襲。
可吐魯番北我們占據,這條路就走不通了。
第三條路是從哈密向東北行,經居延海綠洲進入漠北草原,但哈密已經被我們占據了,
且此路偏東靠近嘉峪關,大隊騎兵極容易被我們發(fā)現,適合小股騎兵滲透,很顯然也是不可行的。
第四條路則是從塔爾巴哈臺(塔城)經齋桑泊(哈薩克斯坦東部),繞過阿爾泰山西麓進入蒙古西部,途中湖泊眾多,水草豐富,適合大規(guī)模的行軍和遷移。
但問題是需要繞過阿爾泰山,行程太遠了,若是日常遷移倒也無妨,但現在是行軍打仗就不適合了,時間上來不及。
那么就只剩下第一條路了,這條路水草充足,極適合大規(guī)模騎兵行軍,衛(wèi)拉特四部從這里多次進入蒙古草原,此次衛(wèi)拉特與外喀爾喀聯手就是從此路東進的。
但這條路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就是阿爾泰山隘口,這里是軍事要塞,易守難攻,當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跨越阿爾泰山就是從這里經過的,與乃蠻部落在這里進行了大戰(zhàn)。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昆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