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8章 各部目標,大明底蘊,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昆吾,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吏治清明?!?
只見題本之上第一頁寫著吏部整頓目標:吏治清明,連續(xù)三年以上有五成以上的官員廉潔、勤政,最終維持在七成以上的廉、勤,兩成的平,半成的貪和半成的怠。
之所以允許貪和怠的存在,因為他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甭說現(xiàn)在這個社會了,哪怕是后世科技那么發(fā)達,想要徹底查清楚也是不可能的。
只要是小貪,可又勤政,也不是允許留下,但這事兒也就有限的監(jiān)督者知道。
實際上,能保持七成以上的官員廉潔、勤政,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整個大明將是煥然一新了。
看著目標,再看看崇禎元年開始,吏部的各項數據,崇禎思索了好一會兒,最終寫下了‘百分之六十’五個字。
吏治是朝廷統(tǒng)治大明兩億百姓最基本的問題,吏治若是出問題了,那整個大明都要出問題了。
他爭取在他在位的時間里,重點抓吏治,當然是一手硬一手軟的策略。
硬的嚴刑酷法和稽查制度,軟的官員思想的教育和改善俸祿、福利等,解決后顧之憂。
相比太祖的剝皮實草、苛刻,他覺得他的這種方法應該是最好的。
一時清明不算清,持久的清明才算是清。
搞完吏部好,崇禎緩步到兵部的宣紙前,王承恩很是及時的將兵部的題本遞了過去。
兵部的目標是,摸排所有衛(wèi)所總旗以上武官以及世襲武官,真才實學,且建立完善的培養(yǎng)機制。
摸排的工作是整頓兵政的過程中就在實施的,培養(yǎng)機制是講武堂,前者已經完成了八成,后者已經在實施了,而且非常的順利。
翻看了兵部的四年來的進度后,崇禎最終給出了百分之四十的完成度;
主要是三個問題,一是雖然摸排了,但武官們六七成都是屬于理論性的,沒有真刀真槍的打過仗。
二是都還局限于冷兵器作戰(zhàn)的層次,火器戰(zhàn)術戰(zhàn)法幾近余零。
三是講武堂的規(guī)模不夠,如今一年也就夠千余人進修,大明小旗以上的武官至少好幾萬,猴年馬月的能錦繡完成?
還有諸如很多優(yōu)秀軍士的進修等等,都需要時間和空間。
前者只能通過大量的演武和少量參與戰(zhàn)爭來解決,中間的只能進講武堂接受新戰(zhàn)法,后者在整個兵政整頓完成后在各布政司開一所講武堂分校。
綜合來看,給出百分之四十的完成度,已經算是很高的了。
刑部,復核天啟元年以來大案、要案,審查黨爭中的官員,參與誣陷和打壓的離任的追究責任,被誣陷和冤死的官員平反,完成度百分之六十。
修訂和完善、細化大明律法,完成度百分之七十;
平反和追責,是給百姓一個交待,給歷史和未來一個交待,看似無意義的事情,卻是撥亂反正的事情,類似后世的修史的過程。
其次,刑律是一切運行的基礎,大明要持久就必須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現(xiàn)在雖然比之前完善了一些,但遠遠不夠。
且崇禎也沒有想做成跟后世一樣,律法太細的好處是有法可依,壞處是有幾個百姓知道且看懂的?
諸如侵占田地,甭管啥原因,輕則罰款,重則處死,中間分個幾等,你看看他們怕不怕。
所以,有些東西在他看來粗糙一些的好,如此才有畏懼感。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昆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