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聽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9章 討逆檄文,笙書傳,山里聽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忽然,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心中不禁一喜,對了,都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咱能不能把他的檄文略作改動,作為自己討伐澄如的宣告呢?他的這篇檄文,后世稱之為‘一紙勝過千軍萬馬’,當(dāng)初可是讓女皇武則天驚出一身冷汗,還連連感嘆自己竟然不能招攬這樣的人才,并當(dāng)堂對宰相提出了批評,可見此檄文的殺傷力,咱在前世還誦讀過這篇檄文呢。
于是,高笙書沉思良久,模仿駱賓王討伐武則天的檄文,寫了一篇“清君側(cè)”的討逆檄文。
“蓋聞天道昭昭,忠奸自辯;社稷巍巍,正邪必分。今主上圣明,本欲垂拱而治,澤被蒼生。然而澄如等奸佞之徒,心懷叵測,廣植羽翼,朝堂之上,任人唯親,排除異己,使賢能之士,屈居下位,報國無門;內(nèi)耗國庫,中飽私囊,貪墨成風(fēng),盤剝百姓,致使阡陌荒蕪,餓殍載道。更有甚者,把持朝政,蠱惑圣心,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以售其奸。其行徑之卑劣,人神共憤;其罪惡之深重,擢發(fā)難數(shù)。
“本王乃圣上第七子,常聆聽圣上教誨,豈能坐視奸邪亂政,而不思匡扶社稷?故本王高舉‘清君側(cè)’之大義,興仁義之師,誓除奸佞,以正朝綱,以安黎庶!凡我將士,當(dāng)知此役,非為私仇,乃為天下之公義;非為功名,乃為社稷之存亡。當(dāng)效命疆場,奮勇殺敵,以一腔熱血,洗盡奸邪;以萬鈞之力,廓清寰宇。
“天下臣民,皆為圣上赤子。若識大義,當(dāng)共襄義舉,或為內(nèi)應(yīng),或為后援,群起而攻之,使澄如等奸佞無所遁形,使正氣充盈天地!
“檄文既出,昭告天下。望我忠義之師,戮力同心,直搗玄城,掃清君側(cè)之患,還我朗朗乾坤!”
高笙書讀了幾遍,問身旁的楚中天:
“你覺得本王這道討逆檄文如何?”
楚中天在一旁看得仔細(xì),說:
“殿下這道檄文言辭鏗鏘,氣勢磅礴,頗有神韻,非常人所能撰寫。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中天,你為何在本王面前說話也如此吞吞吐吐了?你有話就直說吧。”
“只是殿下的字,屬下實在不敢恭維?!?
哈哈哈,楚中天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不過,他說得也是,咱雖歷經(jīng)兩世,可還真沒好好習(xí)練過書法,剛才也是握著毛筆,根據(jù)鋼筆字的寫法,寫了這么一道檄文,如果就這么發(fā)出去,咱這個飽讀詩書的殿下那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了。
“嗯,此言有理,你速速讓軍中書辦將本王的這道檄文多抄寫數(shù)份,一旦大軍開拔,就立刻昭告天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笙書傳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山里聽雨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里聽雨并收藏笙書傳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