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聽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軍中蠹蟲,笙書傳,山里聽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元凱,本將告訴你,大元帥對你吃空餉一事早已清楚,所以命令本將拘捕你。念你在邊關服役多年,且在戰(zhàn)場上也是奮勇殺敵,大元帥特地交代再給你一個機會,你若坦白從實招來,他可能會對你網開一面,留你一條活路。”
鄭元凱本來以為自己必死無疑,聽到魏笙書說竟然還有活路,立刻像一個落水之人遇上了救命稻草,趕緊說:
“大司馬,我一定說實話,一定會把我知道的都說出來,請大司馬和大元帥留我一條活路,邊關這么多年,我那苦命孩兒,我至今都還沒見上一面呢?!?
于是,鄭元凱便一五一十地把吃空餉地具體情況說了出來。
原來,吃空餉來歷已久,每當部隊戰(zhàn)場減員或者有兵士脫逃,營官不會立刻上報減員人數,然后再繼續(xù)領取一段時間的餉銀,這些餉銀自然流入了營官指揮使和幾個操辦人的腰包。
鄭元凱三年前走了西北行軍大總管胡運超的門路,被擢拔至三營右校尉這個肥缺位子。他剛一上位,就有人告訴他吃空餉的訣竅,于是,他就和何必任沆瀣一氣,大肆吞吃空餉,由于上頭有胡運超罩著,所以,這么幾年都是相安無事。
“鄭元凱,你這么多年吃空餉套取銀兩是怎么分配的?”
“大司馬,這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共套取銀兩將近兩,何將軍就拿了8000兩,我只拿了不到1000兩,還有我們也克扣了部分軍糧,除了我和何將軍留了大部分,還有一些分給了幾個記賬的軍?!?
“嗯?據本將所知,每位兵士的餉銀也只有三兩左右,你們怎么會套取了這么多?”
“大司馬可能有所不知,我們三營的缺額這么多人也不全是普通兵士,還有幾個百夫長、十夫長也空缺,他們的餉銀是要高一些的?!?
魏笙書心中暗罵,不過,他面上不動聲色,繼續(xù)問道:
“嗯,鄭元凱,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鄭元凱遲疑了一會,說:
“大司馬,不是我說別人,其實在軍中,營管和將軍等領軍人物,吃空餉和克扣軍糧司空見慣,只不過我運氣不好,被大司馬識破罷了。”
“嗯,你的意思是胡運超、朱如宋等幾個將軍都有吃空餉的可能了?”
“正是如此,雖然他們不能像營官一樣直接套取銀兩,但如果他們像大司馬一樣經常派人嚴格校對各營的人數,那營官怎么能夠吞吃空餉?只能說他們都對此事心知肚明,只不過他們都拿了好處,才默認此事的存在。”
我靠,看來吃空餉真是一個制度性的問題,那書上都說,到了民國時期,那些個軍閥都靠吃空餉中飽私囊,看來這個大梁國的軍隊也是不會獨善其身,不過,如果咱就這么輕松放過,豈不失去了一個整頓隊伍,培植親信的大好時機?但如果一查到底,那有可能就會捅了馬蜂窩,這仗還是要靠這些龜孫將軍去打的呀。
魏笙書坐在那里若有所思,一言不發(fā)。鄭元凱以為魏笙書有了畏難情緒,就輕聲說:
“只要大司馬放了我,我一定會暗地里聯(lián)絡其他大營的那些營官,讓他們好好孝敬大司馬……”
魏笙書頓時臉色一變,喝道:
“大膽鄭元凱,犯了重錯,還不思悔改,企圖賄賂本將。來人,將他剝去鎧甲,暫且關在籠中,聽候處置?!?
定州城邊關沒有專門的監(jiān)獄,只有簡易的牢籠,看來這鄭元凱有得好受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笙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山里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里聽雨并收藏笙書傳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