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啟清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勇冠三軍威名揚(十七),山河長生,風啟清揚,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倭寇平時除了集體行動很少會大批聚集,從來都是遁隱市間,等待首領的暗號命令再行匯聚,不同于正規(guī)軍有固定的駐扎所在是以很難一網打盡。
在得到徐海的命令后,倭寇全體當即調轉船頭,紛紛駕船向四面八方各自逃去!
眼見敵軍作鳥獸散四下逃離,胡宗憲連忙派兵追擊,俞家軍的小舟也反過來對倭寇進行了反攻。
如今敵我人數多寡突然逆轉形式大變,明軍便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開始掃蕩戰(zhàn)局,倭寇再沒有一艘戰(zhàn)船敢停留接戰(zhàn)。
但是如今戰(zhàn)場畢竟是在海上本就不易追趕,倭寇也是向四面八方各個方向逃遁,其中還有許多倭船船只直接駛向了遠海,朝著外邦地界的方向而去。
因此明軍雖然追擊許久但依然無法將倭寇主力全殲,只有一些慌不擇路、船只不好、動作較慢的賊兵被明軍追上消滅,其數量也大約只有兩三千之眾,倭首徐海、藏點紅、夜西愁和大部分的倭寇主力依然是逃之夭夭及時撤出了。
但胡宗憲和徐渭所率大軍的及時趕到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僅幫俞家軍的兄弟們徹底脫險,并且還可以重新返回到島上,回收俞家軍的主要戰(zhàn)船和佛郎機大炮,這些戰(zhàn)備軍資可是極其重要的,雖然損失了一些,但是其精華基本盤尚在,憑借這些戰(zhàn)船大炮依然可以慢慢恢復俞家軍的建制強度。
如此這舟山一島戰(zhàn)役總算是告一段落,雖然沒有像俞大猷最初所計劃預想的一樣實現里外合圍全殲倭寇主力,但這一戰(zhàn)依然殲滅倭寇賊兵一萬有余,雖然其主力近兩萬部隊猶在,但也是重創(chuàng)了徐海所部勢力的元氣。
此一役明軍中最精銳的俞家軍也損失不小,四千兄弟僅剩下不足兩千五百人,傷亡幾近至半,戰(zhàn)船大炮等戰(zhàn)略軍資損失三成以上。
這些都是俞大猷的直屬私軍,一人一炮都是他的心血,這么多將士因為自己的策略而馬革裹尸戰(zhàn)死沙場,依然令俞大猷和兄弟們心為之傷。
但從整個明軍浙兵的全體建制來看,這些損失犧牲,對比所剿滅的倭寇數量來說已經是付出了較小的代價了,這也是近些日子以來明軍難得的一場大勝仗,因此在此戰(zhàn)結束之后,胡宗憲依然為將士們準備了大宴慶功。
宴席之間大家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全體浙軍自然高興暢飲,為首的俞家軍的兄弟們更是大飲特飲,所有人都言笑晏晏地在慶祝,唯有趙文華一人冷冷清清無人問津,除了胡宗憲、俞大猷和譚綸各自敬了他一杯,再沒有人多看他一眼。
席間俞大猷賦詩一首道:“隊火光搖河漢影,歌聲氣壓虬龍宮。夕陽景里歸篷近,背水陣奇戰(zhàn)士功!”眾人聞詩都連番叫好喝彩。
徐渭聽了聽俞大猷這詩淺淺笑了笑,雖然臉上還是冷冰冰的沒有表情,卻還是說道:“欲寫心中無限事,不論工拙不論多。對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來說,詩寫得倒也還算可以了。”
俞大猷聽到徐渭居然會主動吟誦他寫的詩文還出言夸贊,不由得高聲大笑爽朗道:“能得天下第一才子青藤白鳳一語夸贊,更勝得旁人百倍,我等再敬軍師一杯!”俞家軍的弟兄們也紛紛舉杯歡笑敬酒!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山河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風啟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啟清揚并收藏山河長生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