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老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8章 我與龍虎斗(三十五)天帝山,我自九天來,卸甲老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十二,大寧宣正帝劉嬴冊封群臣。
太子劉識加封保寧大都護,歲祿十萬石。
趙國公張燕云封趙王,上柱國,大都督,封邑夔州,歲祿五萬石。
東庭大都護兼東岳軍主帥崔如封明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傅,歲祿兩萬石。
北庭副都護兼北策軍主帥趙之佛封定國公,上柱國,太子少保,北庭大都護,歲祿兩萬石。
西北大軍巡察使柴子義封郡公,光祿大夫,歲祿一萬石。
復州刺史莫奚官封金紫光祿大夫,歲祿三千石。
中書省主事兼西北監(jiān)察御史李桃歌封瑯琊郡侯,封邑瑯琊,銀青光祿大夫,歲祿兩千石。
三百余名功臣各有封賞,僅僅是宣讀詔書就念到傍晚。
散朝之后,李家父子走出宣政殿,與誰都沒有寒暄,徑直朝宮外走去。
李桃歌知道父親眼神不好,搭起手臂當作引路人,邊走邊好奇問道:“冊封三四個時辰,圣人為何不開口說話?”
在殿內,皇帝劉嬴端坐在龍椅,時而閉目小歇,時而含笑示人,由段春宣讀圣詔,自始至終沒有與人交談。
李白垚輕聲道:“圣人是天子,開口即是天威,輕易開口,會泄露威勢,所以越是重大場合,越不能泄威,況且圣人老了,中氣不足,若是給群臣留下羸弱印象,或許有佞臣生出不軌之心?!?
李桃歌茅塞頓開,“原來如此?!?
李白垚神色復雜道:“受封瑯琊侯,三品文散官,你心中可有不滿?”
李桃歌心平氣和說道:“銀青光祿大夫是三品嗎?我以為是四品呢,挺好啊,沒什么不滿,歲祿兩千石,以后不怕沒飯吃了?!?
經歷過平叛,李家少年又恢復之前心境,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李白垚輕笑道:“按照你的功績,封王都綽綽有余,之所以封侯,是故意為之。”
李桃歌驚訝道:“是誰在從中作梗,太子嗎?”
李白垚搖了搖頭,帶有歉意說道:“是我?!?
額……
李桃歌哭笑不得,詢問道:“三品文散官,瑯琊郡侯,好像都是遠離廟堂的征兆,父親不許我做官,里面大有深意吧?”
“聰明?!?
李白垚贊聲兒子一句,低聲道:“在儲君沒有繼位之前,你最好遠離京城,為父已經無法脫身,不希望你也掉入深潭。我故意把你封賞壓低,專門討來瑯琊這塊封邑,是希望你安心經營咱們李氏祖地,三年,或者五年之后,你不過二十出頭,為父若還是宰相,你再回京城大展拳腳也不遲,如若李家發(fā)生變故,有瑯琊這條后路,退可安其身,大不了不當官了,做一名閑散富家翁,也挺好?!?
父親的良苦用心,使得李桃歌感慨萬千,他是宰相,是家主,是父親,事事都要極盡周全。
李白垚再次說道:“為父走的這一條路,前方艱難險阻,即便是世家黨里另外七大家族,未必能容得下我,以后任何得罪人的事,全部交由為父來做,你竭力在瑯琊種田養(yǎng)兵,養(yǎng)出一支十八騎,咱們父子倆才能夠性命無憂?!?
種田,養(yǎng)兵?
李桃歌聽的瞠目結舌,顫聲道:“父親,養(yǎng)兵可是觸犯大寧律的重罪,你該不會盼著我造反吧?”
李白垚面帶憂慮道:“亂世之中,百無一用是書生,想要茍全性命,需學張燕云那樣,把軍權攥在手里,當你勢力足夠強大,私軍即是府兵,進可攻,退可守,立于不敗之地?!?
見到兒子依舊心存顧慮,李白垚笑道:“有父親在朝中,只要你不插上反旗,一切都可隨心所欲,幾天之后,你去趟夔州,一來宣讀封詔,二來護送若卿成親,見到張燕云之后,別問他為何不回京,也別問他想反還是想節(jié)制朝廷,只向他討教養(yǎng)兵之道,效而仿之即可?!?
這……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自九天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卸甲老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卸甲老卒并收藏我自九天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