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很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大刀闊斧,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紅豆很好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慈烺聽到這里,更加來了興致。
“南京城為我大明立國之本,自成祖皇帝遷都北京,此地便成為留都,史尚書所言的定位,是何意?”
史可法解釋道:“南京城地理位置極為關鍵,長江天塹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控制長江,意味著能扼住沿江各州府的咽喉,確保漕運暢通無阻?!?
“向南可輻射江南六省,江南之地物產(chǎn)豐饒,是大明最為富庶之地。通過強化南京城的中心地位,可以有效整合南方資源,增強國力。向東則直面浩瀚東海,利用長江入???,掌控海上航運,既可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貿(mào)易往來,又能作為海上防御的前哨,確保海疆安寧?!?
“然而,如今的南京城功能多局限于監(jiān)管南方財政,其潛力遠未被充分挖掘。臣斗膽進言,若能將南京城重新定位為大明南方的經(jīng)濟與戰(zhàn)略樞紐,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其地理優(yōu)勢,更能使之成為抵御外侮的屏障?!?
“臣斗膽多說一句,如果北方戰(zhàn)亂,陛下還可以退守南京,以長江作為天險,拒敵于長江以北,無論如何,南京城不可荒廢!”
朱慈烺聽完史可法的闡述,雙眼圓睜,顯得極為震驚。
他緩緩站起身,背負雙手,在殿內(nèi)來回踱步,眉頭也微微皺起。
史可法還以為自己哪句話說錯了,就這么等著,不敢多問。
許久之后,朱慈烺停下腳步,不可思議望著史可法,問道:“史尚書這番話,是否曾上奏父皇?”
史可法愣了一下,趕忙道:“這些想法是臣近些時日的心得,還未來得及上奏?!?
“那就怪了……”
朱慈烺伸手撓了撓頭,喃喃道:“倘若沒有上奏過,為何同父皇所言,竟是如此契合!”
史可法問道:“殿下是說……陛下也有意改造南京?”
“不錯,正是如此!”
朱慈烺說完后,拿出一幅輿圖,指著南京城的位置,說道:臨行之前,父皇曾言,南京城以長江貫通鳳陽、廬州、安慶等地,一路通往東海,控制南北通道……總而言之,父皇所言與史尚書剛剛所言,幾乎分毫不差!”
史可法也很詫異,這些想法是他在南京城為官多年,再加上最近的所見所聞,這才有感而發(fā)。
沒想到,陛下久居深宮,竟然對南京城的看法如此有見地。
“請問殿下,陛下可曾說過,接下來要如何改進?”
朱慈烺聞言,將剛剛那份奏疏拿出來。
“史尚書所言奏之建議,本宮認為很是中肯,且行之有效,然而父皇的意思,是要大刀闊斧,不遺余力,要改就改徹底,不能留下隱患!”
史可法更加詫異,問道:“臣愚鈍,還請殿下明示?!?
朱慈烺目光堅定地望著史可法,緩緩說道:“首先要做的,便是去掉南京留都的招牌,大明只需一個都城!”
史可法頓時臉色大變,連忙說道:“殿下,萬萬不可??!南京城乃是我大明開國之本,太祖皇帝定下的都城,成祖皇帝雖遷都北京,但南京城的地位并未取締,且保留了完整的六部機構,以備不時之需。此乃祖宗之法,不可輕易更改!”
朱慈烺輕輕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分析道:“南京六部正是我大明最大的隱患,正因為此處保留著一套完整的班底,一旦北京遭遇危難,朝臣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遷都南京,以求茍安。長此以往,朝野上下皆以逃避為念,誰還愿意為國家的安寧流血犧牲?”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紅豆很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很好吃并收藏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