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0章 終極決戰(zhàn),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趙不言,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獨立師在信陽與倭軍對峙期間,華北的八路軍和華東的新四軍本部并未發(fā)起大的牽制性進攻,齊齊陷入到了集體沉默之中,仿佛沒看到有友軍在作戰(zhàn)一般。
倭軍對這種奇怪的現象并未覺得太過詭譎,因為從甲午戰(zhàn)爭時開始中國軍隊就慣來如此。
晚清時,北洋是北洋、南洋是南洋,民初時,奉系是奉系、直系是直系、皖系是皖系,國民政府時,東北軍是東北軍,西北軍是西北軍,中央軍是中央軍……
久在華北的岡村寧次雖然對此有所警覺,但礙于島內大本營的再三催促也只能先把全副精力先集中到眼前的戰(zhàn)事上來,何況趙驥的連環(huán)調敵已經都讓它分身乏術了,即便想顧也顧不上別的地方了。
可當許昌告急,岡村寧次想要從華北抽兵南下之時,開戰(zhàn)以來始終作壁上觀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本部忽然就猶如春日里復蘇的黑熊似的,走出冬眠的洞穴急欲擇人而噬。
一時間,晉、冀、魯、蘇乃至察哈爾、熱河數省之地處處烽火,八路軍、新四軍戰(zhàn)士們四處出擊倭軍據點,大量的碉樓、鐵路、煤礦、工廠都遭到了攻擊,就連平時通常不會遭遇進攻的縣城都不例外。
華北援兵本想沿鐵路南下,可剛出發(fā)不久,它們就驚訝地發(fā)現前方的鐵軌一夜之間不翼而飛了上百公里,只得被迫棄車步行進軍,可剛下車走出沒多遠,各種地雷戰(zhàn)、麻雀戰(zhàn)就接踵而至,打得倭軍每前進一步都極為艱難。
鄭州倭軍遲遲等不來華北援兵,只好集結起現有的有限兵力朝著一縱13旅在許昌以北地區(qū)的防線發(fā)起攻擊,可嚴重缺乏攻堅武器的它們在13旅的火力網面前同樣寸步難進,除了白白丟棄下大量尸體外再無任何意義。
阻援部隊給力,二縱這邊自然也就不再遷延時日,在連續(xù)炮擊兩天后,許昌城頭的倭軍終于開始出現了力竭不支的跡象,隨著機槍、迫擊炮以及兵員的大量損失,它們的火力強度已經下降到了以步槍點射為主的程度。
陶旺敏感地察覺到了許昌倭軍的這個變化,他當即下令:“21旅以兩個團的兵力從東西兩面發(fā)起佯攻,集中21旅余部和22旅全部共八個團從南面組織強攻,今日之內務必破城!”
二縱參謀長記錄完命令有些詫異:“司令員,不留預備隊嗎?”
“不留,所有部隊全力投入攻擊”,陶旺斬釘截鐵地說道,“怕什么,一縱還有兩個旅在我們身后嘞!”
沖鋒號吹響,戰(zhàn)士們扛起梯子奮勇沖向許昌城墻,城頭倭軍盡管拼死阻擊,但在前期的消耗中被二縱炮兵大量摧毀重火力的它們此刻槍聲稀疏了不少,僅剩的自動火力也被壓得根本抬不起頭。
隨著第一支連隊攀上城頭撕開倭軍防線,很快,整個許昌南城墻就處處漏風,有越來越多的戰(zhàn)士成功登城并開始朝兩翼展開驅逐敵人,接應友軍突入城內。
新兵與老兵的一大區(qū)別就是極易在逆風仗中剎不住腳,從而演變成大潰敗。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趙不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不言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