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 史官,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最后一個修仙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城東門。
在許多官員和百姓那疑惑的注視下,秦王嬴政的座駕和李緣的座駕一起開出了雍城,隨行的還有數(shù)千宮廷甲士。
按照規(guī)矩,此時的嬴政應(yīng)該還會在雍城待一天,到明天才會回咸陽。
看在太子和王后都還沒有離開、大王也只帶了李緣一個人以外,百官都沒有說什么,即便他們知道說了也沒用。
但在民間,李緣的名聲卻再一次傳播開來。
大王這次就算是出城游玩,那為什么不帶王后和太子?反而帶上了他?
如果不是游玩,是去別的地方處理政事,那為什么別的廷會官都不帶只帶他?
怕不是有女干情……
在雍城人心里,這件事足以被他們談?wù)撛S久。
寬闊的王駕內(nèi),李緣和嬴政正看著一本書。
車簾外傳來一名宦官的聲音,是匯報城中情況的。
等宦官離開車駕后,李緣看向嬴政:“你什么時候封我為國師?”
“怎么?你也等不及了?”
“不是?!崩罹壪肓讼耄骸拔抑皇遣幌肴〈堦柧奈恢谩!?
嬴政眉頭一皺,這又怎么又跟龍陽君扯上關(guān)系了?
與后人想象的不同,龍陽君在此時出名的不僅是他那比女子還美的相貌,還有自己本身的才華,他絕不是一個花瓶。
而李緣此刻在秦國國內(nèi)的名聲算是嬴政和扶蘇之后的第三了,估計比熊梔還高。
這要是有點污言穢語,那史官可就找到大樂子了。
解釋了一下“龍陽之好”的事,嬴政不屑一笑:“哼,真有才者,從不懼流言!”
“你若真有心,那就把大秦變好,若你在治國上的才華能遠超這種流言,那這種話于你何用?后世對龍陽君最大的印象是龍陽之好,那只能證明龍陽君才學(xué)不夠,只是他相貌的陪襯!”
這話……怎么這么耳熟呢?
對了,后世好像也有類似的話!
只要你實力足夠,你的一些缺點會有人主動給你找理由解釋,甚至為你掩蓋也未必,又或者在你那強大的發(fā)光點之下被主動忽略。
比如:自有大儒為我辯經(jīng)?
“接著給寡人說這個呂雉。”嬴政點了點那本《前漢書》和《史記》,示意李緣給他念著。
昨夜剛說能給他史書,嬴政就要走了漢朝的。
然而很尷尬的是,李緣從后世帶來的所有史書都是簡體字版本的,其中就算有一些繁體字,也與此時的戰(zhàn)國文字相差較大,根本無法讓嬴政順暢的閱讀。
然后他就盯上了李緣。
我在后世剛讀完書,本以為是來大秦瀟灑的,結(jié)果還要給你念史書?
這tm還有沒有人權(quán)?
李緣苦口婆心的對嬴政解釋了下漢朝的大致歷史,讓他先選擇某一個人的,自己先給他說一遍自己知道的,再直接翻到史書上特定部分,這樣不僅李緣工作量小點,嬴政也能滿足求知欲。
本來好好的,可當(dāng)聽到呂后的事時,嬴政當(dāng)即就震驚了。
“此女子難不成能與我大秦羋太后相比不成?”
這是嬴政聽到時的第一句話。
至于能不能比,李緣覺得要分很多方面來看,具體如何他也不敢下定論,不然他說能比,可等說完后萬一嬴政卻覺得這是種侮辱怎么辦?
李緣將《史記》先放到了一遍,打開了《漢書》。
《史記·呂太后本紀》他已經(jīng)說完了,接下來該輪到《漢書》了。
時間在一點點的流逝,車隊也最終停在了雍城和咸陽之間的一個驛站外。
王架里,李緣依舊給他讀著《漢書·高后紀》的記載,他沒有讀翻譯,因為那翻譯是給普通人看的,對于嬴政這種人來說,他不需要翻譯也能知道大致意思。
“贊曰:孝惠、高后之時……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衣食滋殖?!?
李緣長舒一口氣,喝了一口涼茶后,這才看向皺著眉頭的政哥。
“政哥,到地方了。”
他們今天是來給科學(xué)院選一個研究地方的,咸陽城外的莊園終究太小,距離咸陽城也太近,一些大型實驗和建造不適合在那里。
嬴政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翻開到了《史記·呂太后本紀》和《漢書·高后紀》的最后,看著兩篇文章末尾的那幾段。
“為什么這個班固沒有罵她?”
對比那兩篇文章,很明顯就能發(fā)現(xiàn)班固寫時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司馬遷的,卻刪減掉了司馬遷罵呂后的。
同樣是寫史,這就是司馬遷和其他史官最大的不同。
司馬遷雖然也有個人喜好,可他就算再厭惡你、或者再喜歡你,你干過的事情他一樣會明明白白的給你寫出來,該夸就夸、該罵就罵,只是字數(shù)上會有差別。
這也是為什么司馬遷在各朝都獲得了學(xué)者們最大程度的認可的原因。
他雖然打不過權(quán)力,但并沒有認輸。
而他之后的就未必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最后一個修仙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后一個修仙者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