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簡體字,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最后一個修仙者,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大秦后來的某位皇帝改了?還是大秦亡了之后,后世王朝為抹掉大秦的功勞又恢復了六國的文字?”
“你之前說你大學畢業(yè),寡人雖不太理解,但應(yīng)該也是一種高等學府出來的學子之稱?”
“你這種高等學子都不懂文字,難道大秦的印記被抹除到了這種地步?”
李緣:“……”
深吸了一口氣,他感覺有點心累。
這莫非就是傳說中腦補怪?
后世和如今相差兩千多年,各方面都相差了極遠,若是政哥對自己每一句話反應(yīng)都這么大,那得解釋到什么時候去?
“政哥,兩千多年后的行政層級都是大秦郡縣制的進化,功勞怎么可能抹得掉?”
“是為了更加方便的書寫,以至于文字經(jīng)歷了很多次變化我才不認得,與大秦無關(guān)?!?
看到嬴政還是有些不太信,李緣沉默了一下,從隨身空間里掏出了一張A4紙。
“這樣,就用呂不韋這份帛書來做個例子?!?
“政哥你念一遍,我按照我們后世的簡體字寫出來,到時候兩份文字一擺你就知道為什么了,說不定你都想學我們的字了?!?
對于主流書寫還使用竹簡的現(xiàn)在,李緣相信簡體字的便利性對古人的殺傷力是巨大且毋庸置疑的。
嬴政遲疑了一下,拿起帛書開始念了起來。
他念一句,李緣用中性筆在紙上寫一句。
漸漸的,嬴政的神情變了。
李緣的字寫得并不是特別好看,但嬴政關(guān)注的不是是否美觀,而是字的形式。
同一個字,小篆中可能有十三個筆劃,在李緣筆下卻只剩下五個。
這讓嬴政心里升起一種火熱。
如果寡人統(tǒng)一天下后直接把這個字拿來用……
寫完后,李緣放下了筆,看著手中這份‘辭相書’,心里有些唏噓。
呂不韋沒有說自己的功勞,沒有為部下求官,全篇除了說自己要辭相外,全都是在交代朝堂后事。
這讓李緣想到了四百多年后,另一位丞相在遠行前留給自家那位皇帝孩子的信。
同樣的交代后事,同樣的對后輩,只是不一樣的離開。
《出師表》寫盡了忠臣對后主的熱忱、和一位相父對孩子的期盼,于是成為了千古名篇。
呂不韋這份辭相書雖受于篇幅所限沒有那么濃重,但情感卻是相通的。
只可惜啊,丞相和阿斗之間的情感,遠比呂不韋和嬴政之間的情感更真切,兩對君臣的結(jié)局也徹底不同。
接過了白紙,嬴政對比著面積在白紙三倍以上的帛書,眼中的火熱漸漸消失。
差別太大了……
換不過來的。
“政哥,如何?”李緣也坐到了他身邊。
對于兩人間幾乎肩并肩的距離,嬴政心里有些別扭,卻硬是強忍了下來,只是點了點頭:“確實很方便?!?
“那是,這兩種字之間可相差了兩千多年,經(jīng)歷了好幾次的字體演變?!?
“是誰創(chuàng)造的?”
“我不知道,真要說的話應(yīng)該是這兩千多年來所有有志于讓文字變得更方便的先賢?!崩罹壔貞浟艘幌拢骸半m然主要是我們那個時代才開始簡化的,但許多字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就算是我們那個時代的簡化,也有很多漢語言學家參與,遠不是一人之功。”
嬴政沒說話。
短短幾句話的描述,配合著兩種字體的實際體驗,讓他體會到了一種無力感。
若干年后,他才知道這種感覺,叫時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最后一個修仙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后一個修仙者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