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fēng)扶搖九萬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0章 馬騰焦急 李儒問話,東漢不三國,隨風(fēng)扶搖九萬里,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騰在短暫的驚愕后如夢初醒,他神色緊張地快步走到徐晃面前,雙手緊緊抓住徐晃的肩膀,聲音有些顫抖地說道:“對對對,公明啊,你趕緊與我說說,超兒在長安到底怎么了?你為何這般匆忙地從長安趕回西涼求援?如今長安的局勢究竟如何了?”周圍的文武官員們也都屏氣凝神,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徐晃,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擔(dān)憂。
徐晃一臉焦急,額頭上的青筋都因著急而微微凸起,他急切地說道:“啊,主公,長安目前倒是無事。只是將軍命我回來,要求主公您再籌備6萬兵馬,然后由我?guī)ьI(lǐng)這些兵馬去與將軍匯合。我們要合兵一處,湊足10萬大軍去征討袁術(shù)!那袁術(shù)和劉繇在揚州打得不可開交、如火如荼,將軍已經(jīng)率領(lǐng)大軍出發(fā)了,時間緊迫,主公您得趕緊給我配齊援軍,我好趕去為將軍助陣,否則恐怕局勢不利!”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懇切的眼神望著馬騰,眼神中滿是對援兵的急切渴望。
一群人圍在那里,臉上皆是茫然之色,仿佛置身于重重迷霧之中。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馬超明明在長安,怎么這事兒突然就和淮南的袁術(shù)、揚州的劉繇牽扯到一塊兒了呢?眾人面面相覷,都在等待一個答案。
此時,李儒卻好整以暇地緩緩站起身子,他神色從容,就像這一切都與他無關(guān)似的。他不緊不慢地端起一盞酒,邁著沉穩(wěn)的步伐來到徐晃面前。伸手拉起徐晃,輕輕拍了拍徐晃肩頭還未融化的雪花,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說道:“來來來,徐將軍,先飲了這盞酒,暖暖身子,也平復(fù)一下心情,慢慢說。這天啊,又沒塌下來,你這般慌亂作甚?瞧你說得顛三倒四的,大家都被你弄得一頭霧水。如此急躁,果真是個憨子?!?
徐晃一聽“憨子”二字,頓時火冒三丈,他猛地一聳肩膀,想要甩開李儒的手,滿臉都是不滿之色,大聲說道:“我正在與主公說軍情,這可是十萬火急的大事!哪像你們這幫人,如此悠閑自在,在這里喝著酒,吃著肉,享受這盛宴。我們跟隨將軍這些年,南征北戰(zhàn),風(fēng)餐露宿,哪有功夫享受這些。還有,你這腐儒,休要靠近我,我可不想沾染你的腐儒之氣!”原來徐晃平日里最討厭別人叫他憨子,畢竟他總是嘲笑別人憨笨,今兒個被李儒這般稱呼,心里那股火“噌”地一下就冒起來了。只是他對李儒了解并不深,平常與李儒接觸極少,所以他沒察覺到,自己這兩句反駁的話,已經(jīng)讓在座的武將們臉色大變。那些與李儒親近的人,都露出了一副看白癡的神情看向徐晃,可徐晃卻對此渾然不知,依舊滿臉憤懣地盯著李儒。
馬騰見狀,趕忙神色嚴肅地訓(xùn)斥徐晃道:“公明,不得對文優(yōu)先生無禮!文優(yōu)先生足智多謀,是我西涼的重要謀士,豈容你這般冒犯!”徐晃卻滿心委屈與憤懣,梗著脖子說道:“俺跟隨將軍多年,出生入死,將軍也從未說過俺是憨子。況且這些年我也時常閱讀兵書,提升自己,他卻如此羞辱我?!?
李儒卻并未生氣,依舊和顏悅色,擺了擺手說道:“哎呀,主公,沒事,徐將軍這些年跟隨在少主左右,歷經(jīng)戰(zhàn)事,又還閱讀兵書,想必是有了許多長進。是我一時口誤,還請徐將軍莫要放在心上,原諒我這無心之失?!毙旎我娎钊暹@般態(tài)度,也不好再糾纏,趕緊見好就收,說道:“既如此,俺也不是那小肚雞腸之人,此事便不追究了。當下最要緊的是速速發(fā)兵才是?!?
李儒如此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讓在場的文武官員們皆是大跌眼鏡。他們心中暗自驚訝,覺得李儒如今的脾氣竟然變得如此之好,這般平易近人。遙想當年董卓在時,李儒既是董卓的女婿,又是董卓倚重的謀主,可謂是威風(fēng)八面。那時的他,只需一個眼神,便能讓大將們?nèi)鐗嫳?,渾身發(fā)涼。
李儒此人,在眾人眼中,一直是個令人敬畏的存在。他性格陰險,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毒蛇,讓人防不勝防。平日里,他總是沉默寡言,可一旦開口,話語就像冰冷的刀刃,直刺要害,讓人不寒而栗。
他的眼神尤為犀利,那目光仿佛能看穿人心,武將們在他面前,感覺自己就像沒穿鎧甲一樣,所有的心思都無所遁形。而且,他心思縝密得可怕,任何一點小差錯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那些因疏忽而犯錯的人,在他面前就像待宰的羔羊,只能等待他無情的裁決。
他謀劃的計策往往出人意料又狠辣無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設(shè)下的計謀不僅讓敵人陷入絕境,甚至連己方一些無辜之人也受到牽連,但他卻絲毫不在意,這種冷酷無情讓眾人對他又懼又怕。在他面前,每個人都得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懈怠,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他算計進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所以,當看到徐晃冒犯李儒卻沒被懲處時,眾人都驚訝不已,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李儒可不是這么好相與的。如今徐晃這般冒犯的舉動,放在以前,后果簡直不堪設(shè)想。不過眾人也沒心思深究這些,畢竟當下長安的局勢到底如何,才是他們最為關(guān)心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東漢不三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隨風(fēng)扶搖九萬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fēng)扶搖九萬里并收藏東漢不三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