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扶搖九萬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袁隗定計 跋扈董卓,東漢不三國,隨風扶搖九萬里,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焉雖已臥病在床,但收到盧植的消息后,還是強撐著精神,趕忙叫來長子劉范和次子劉誕一同商議。只見劉范劍眉微蹙,眼神中透露出睿智與堅毅,他冷靜地分析道:“當下應響應號召,但切不可貿(mào)然出兵?,F(xiàn)今朝中另立皇帝的聲音尚未傳來,倘若此時輕舉妄動,萬一盧植被定性為挾持皇帝的叛賊,那我們貿(mào)然響應便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我們可先暗中做好籌備,并派遣信使予以響應,但需靜候朝堂局勢有所變化。待那時,讓益州緊緊守住自身門戶,陳兵于關外,直逼長安。只要朝中事態(tài)一旦明朗,便能與盧植那邊緊密呼應。盧植等人出兵洛陽,直接把控朝局,與董卓正面交鋒,而我們益州則出兵直取長安,切斷董卓西涼軍的后路,同時聯(lián)合劉表和劉虞等人一同集中力量攻打洛陽,如此這般,定能一舉大獲全勝!”劉范條理清晰地闡述著自己的策略,盡顯其機敏果斷的一面,他不僅有著深遠的謀略,且那份自信與從容也彰顯出其文武雙全的卓越才能。而一旁的劉誕聽完自是沒有意見,他向來只愿做個統(tǒng)兵大將,對于這些謀劃之事倒也不太上心。
劉焉看著劉范那意氣風發(fā)的模樣,心中老懷大慰,他覺得即便自己不在了,益州也定能在劉范的帶領下更進一步。于是,便按照劉范的意思回復了信使,并著手讓劉范對于軍事和政務上做好安排,派遣大將吳懿和嚴顏陳兵于劍門關外,只待局勢明朗,盧植等起兵以討不臣之時,便可切斷西涼軍后路,直逼長安。
盧植和公孫瓚等人在等來了劉虞和劉表這兩個宗室不太好的態(tài)度后,終于等到了劉焉這積極響應的消息,他們心中都為之振奮。然而,由于劉虞作為幽州牧在一旁產(chǎn)生的影響,他的態(tài)度切實地影響到了他們下一步的進展,所以他們也只好根據(jù)事態(tài)的發(fā)展再去進行下一步的部署。
隨著董重的死去,加上董卓又收服了并州軍,洛陽內(nèi)外再沒有能與董卓抗衡的將領,董太皇太后便催促著董卓趕緊另立皇帝。此時的董卓不光在朝堂上,在董氏宗族之中也成為了領軍人物,再也不是剛入洛陽的董氏爪牙了。而董卓對于太皇太后的催促也不置可否,表示在將重臣聚集,私下再先商議一下,看一下各自的反應。太皇太后暗暗心急,卻也不敢催促這個純粹的武夫。
董卓這邊又設下宴席,邀請朝中重臣赴宴,重臣皆知此宴無好宴,心中都早已在暗暗謀劃出路。袁隗將袁術和袁紹這兩個袁家最為杰出的年輕一代叫到身前商議。袁隗看著二人,按下心中思緒后說道:“如今洛陽局勢已然如此,雖然你們已將家小遷出洛陽,但也不能讓你們折損在這。如今我們皆在董卓的勢力范圍之內(nèi),難以施展拳腳。本初你回冀州招兵買馬,昔年我袁氏家族在冀州多有舊部,必能有所進展。公路你前往汝南祖地,也要招兵買馬。同時你們二人要暗自尋訪天子的下落。有我們在朝中暫且對董卓老賊虛與委蛇,你們在地方上也能發(fā)展,而你們在地方上有所發(fā)展,我們在朝中便堅如磐石,有你們的牽制,他也不敢將我們怎么樣。你們暗中尋訪天子下落,若董卓老賊敢行另立之事,屆時你們便可招義兵迎天子,以討不臣?!?
袁紹說道:“吾等手中亦有兵將,他若敢行廢立之事,便與之對抗到底?!痹g則不這樣認為,袁術說道:“我們之前將董重刺殺,還可再作部署,再刺董卓一次,將這匹夫刺死,屆時一群武夫群龍無首,能掀起什么浪花?”袁術和袁紹作為袁家最杰出的才俊,卻是不能相容,總要爭一爭。
袁隗看著二人怒斥道:“糊涂!吾等袁家四世三公,海內(nèi)名望,到地方上必能一呼百應,何必在洛陽與這一武夫相碰,豈有美玉碰頑石之理?”二人見袁隗發(fā)火,便不敢再有異議。袁隗繼續(xù)說道:“你們只管聽從吩咐去做,最近若宴席上老賊再敢提起廢立之事,你們便與之對抗,以顯我家族忠君愛國。屆時我與一干老臣相勸,他必不會將你們怎么樣,你們正可借此機會離開洛陽?!痹B二人稱是。
董卓于府中設下宴席,只見下方的朝中重臣與董卓帳下的武將壁壘分明。雙方已然齊聚,眾臣皆在私下里竊竊私語,苦苦思索著董卓接下來可能的舉動。而董卓麾下的那些武將們,則是一個個肆無忌憚地高聲暢談,所言所語多有僭越之處。可重臣們雖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焦急,卻懾于其勢不敢出言訓斥。眾人皆在等候董卓,待得雙方都等得有些心焦之時,董卓方才身著華麗服飾悠悠而來,身后緊跟著頂盔貫甲、威風凜凜的呂布,另一側則是身著一身錦袍、英姿颯爽的馬超。馬超腰間佩著長劍,呂布則手提方天畫戟。待董卓施施然現(xiàn)身之際,董卓麾下的武將們立刻齊刷刷地起身,恭敬地躬身行禮,齊聲高呼道:“拜見董公!”然而群臣之中,比董卓職位高者大有人在,卻磨蹭著不愿前來行禮。唯有那幾個諂媚之臣,全然不顧自身身份,隨同在武將之中一同起身行禮。其他如太尉張溫、司徒王允、袁隗、荀爽等重臣,皆佯裝未見。董卓環(huán)顧四周,口中略帶不滿地輕“嗯”一聲,眾臣亦不敢與之有所爭辯,無奈之下只好極不情愿地起身見禮。董卓見狀,這才放肆地哈哈大笑起來。
彼時,那武將之中有人大聲嚷道:“如今這朝堂之上,我董公才是真正的主宰,誰人敢不尊!”另一人則狂言道:“那些個老家伙們,還不快快向董公俯首稱臣!”言語之間盡顯跋扈之態(tài),而重臣們面對此等情形,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嘆息,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向董卓行那違心之禮,滿是無奈與悲哀。
馬超看著那志得意滿且哈哈大笑的董卓,以及那群得意忘形的董卓麾下武將們,心中不禁暗暗涌起悲哀之情。他難以想象,權勢的誘惑竟如此巨大,以至于讓一切都變了模樣。他實在無法理解,那個曾在西涼備受眾人尊崇、對自己禮遇有加,曾盡心盡力為國家平定叛亂的董卓,怎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心中滿是忠義的馬超望著眼前這一幕,只覺荒唐至極。如今朝中又有幾人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呢?盡是些各懷鬼胎之人??此瞥紓儫o奈,實則是膽戰(zhàn)心驚地活在董卓營造的局面之下。馬超心中想著,之前他們是如何排擠師傅的,師傅盧植為國家操碎了心,一心只想著為國為民,可他們卻只想著黨爭。而如今,卻又在權勢的威逼下,被董卓壓迫得不敢吱聲,呈現(xiàn)出這般委曲求全的模樣。朝堂之上,要么是野心勃勃之人,要么是各懷心思之人,如此朝廷,這朝政又如何能安?百姓怎能獲得安定的生活?馬超恨不能拔劍將這些人統(tǒng)統(tǒng)斬盡,而后迎接師傅回來,扶?;实?,讓大漢中興。然而,這個想法終究只是個想法,且不說董白對他的情意,他雖佯裝不知、佯裝不理會,可他并非不知,更何況董卓不論在外面如何跋扈,對他一直是恩重如山,還執(zhí)意救了他馬家全家的性命。馬超看著這一切,思緒紛亂,最終也只能選擇逃避,這更加堅定了馬超離去的決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東漢不三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扶搖九萬里并收藏東漢不三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