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扶搖九萬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籠中囚鳥小皇帝,東漢不三國,隨風扶搖九萬里,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二月中旬,寒冷依舊籠罩著大地,名士董彥興和應邵卻在陰暗的獄中結(jié)束了他們的生命。他們被殘忍地折磨致死,而對外卻宣稱他們是畏罪自盡,這是多么荒謬的借口!二人連罪名都沒有落實,畏罪自殺!
他們的子輩后人,在恐懼與威脅之下,不敢有絲毫的聲張,只能默默地承受著這巨大的悲痛,按照要求草草將他們安葬。
這個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士大夫的圈子里激起了一片嘩然。他們無法相信,兩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就這樣被無情地奪去了生命。悲憤與哀傷彌漫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他們對這種不公的待遇感到無比的憤慨,卻又在強權的壓制下,無力反抗。整個士大夫階層都陷入了深深的憂慮與不安之中,他們仿佛看到了黑暗的陰影正逐漸籠罩著整個朝廷,而漢室的未來也變得越發(fā)渺茫。
一些忠于漢室的大臣看到應邵與董彥興的結(jié)局后,噤若寒蟬。他們深知在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能會帶來危險。因此,他們只敢在聚會時偷偷地探討局勢,而不敢公開表達對漢室的忠誠。
朝堂上發(fā)生了令人費解的一幕,本應是外戚的何進,手下全都是世家豪族子弟。本應是外戚最大倚仗的何太后,手下全是閹黨勢力。
在這種背景下,何太后與何進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的發(fā)生。
何太后雖為外戚,但她在宮中久居,受到閹黨勢力的影響較深,更傾向于維持與閹黨之間的關系,以確保自身的地位和權力。
而何進則著眼于朝堂大局,他深知閹黨勢力的危害,欲將其鏟除,以重振朝綱。這與何太后的想法產(chǎn)生了分歧。
何進手下多為世家豪族子弟,他們與閹黨之間存在著利益沖突和理念差異。何進本身沒有什么才華,整日被這些世家子弟圍繞著,恭維著,早就已經(jīng)飄飄然,不將何太后和小皇帝看在眼里,與這些世家豪族一起推動針對閹黨的行動,這進一步加劇了他與何太后之間的矛盾。
此外,何太后可能擔心何進勢力過大,對自己構成威脅,因而在一些決策上與何進產(chǎn)生抵觸。
兩人之間的沖突,既是不同政治立場和利益的碰撞,也是宮廷復雜權力斗爭的體現(xiàn)。
年幼的小皇帝劉辯,本該是擁有無上權力的九五之尊,然而現(xiàn)實卻與他的身份極不相符。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他仿佛被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完全被架空了權力,沒有一絲一毫能夠自主行事的空間。
他被困在深宮之中,周圍盡是虎視眈眈的目光。那些外戚和宦官們,各懷心思,將他嚴密看管起來,如同看守著一件珍貴卻又危險的寶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jiān)視之下,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都被敏銳地捕捉到,生怕他有任何超出他們掌控的舉動。
他試圖掙扎,試圖表達自己的意愿,但他的聲音卻被淹沒在權力的喧囂之中,無人傾聽。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無奈與迷茫,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深深的悲哀和無力。他就像一只被囚禁的小鳥,渴望著自由的天空,卻始終無法掙脫那無形的牢籠。那本該屬于他的權力,如今卻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而他只能在被防備和架空的生活中,默默承受著這一切。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東漢不三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隨風扶搖九萬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扶搖九萬里并收藏東漢不三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