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9章 祭祀先祖,戰(zhàn)國帝業(yè),君子于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放心!”
田秀吩咐展,親自護送韓樂回宮。
她走了以后,上官文君看著步履徘徊的田秀,問道:“太后腹中的孩子是不是先生的?”
田秀坦率的承認(rèn):“是!”
上官文君神色復(fù)雜的看著田秀,說道:“先生的膽子可真大!”
田秀道:“我的膽子并不大,但很多事情做了就沒有后悔藥,文君明天我送你進宮,殿下就拜托由你來照顧了。”
次日,上官文君被送到宮里去照顧韓樂。
孟贏對此有點不滿。
她也懷孕了,上官文君平時都在照看她。
田秀居然要她進宮去照料太后。
那女人又沒病,用得著上官文君照顧?
田秀安撫孟贏道:“太后之事關(guān)系重大,你且安心養(yǎng)胎。”孟贏雖心中不悅,卻也只能聽從。
安撫好孟贏,田秀換了身禮服,往王宮而去。
今天還要召開祭祀典禮,身為丞相他自然不能缺席。
……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沉悶的鐘聲從趙王宮中響起,回響在整個王城,鐘聲連續(xù)響了九聲方才停止。
而隨著鐘鳴之聲響起,群臣在趙王偃的帶領(lǐng)下,一起神情肅然的來到了趙國的宗廟。
今日并非是祭祀先祖的日子,不過今天的祭祀?yún)s比以往都要隆重,今日是為了慶賀趙國滅亡燕國,這樣的大事趙王需要告慰先祖。
燕趙兩國的矛盾可謂由來已久,自三家分晉后,燕趙兩國就齟齬不斷,當(dāng)年趙武靈王繼位,五國會葬,其中想瓜分趙國的就有燕國。
趙國胡服騎射后國力日漸強盛,可惜趙武靈王將擴張的重點定在了西面和北面,因而忽略了東面的燕國,這也使得燕國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隨后趙惠文王繼位,燕趙之間矛盾不斷,若非是當(dāng)時齊國趁燕國內(nèi)亂搶先下手,宣王百日滅燕,或許趙國會對燕國出手也不一定。
燕國復(fù)國后,昭王為了恢復(fù)元氣,又與趙國交好,隨后幾年里燕趙之間難得有了幾年和平。
不過緊接著,就是長平之戰(zhàn)燕國趁虛背刺趙國,若非是有田秀力挽狂瀾,趙國也許已經(jīng)滅在燕國手中。
這一次,趙國終于滅掉了燕國這個心腹大患,趙國上下都對這場勝利格外看重。以往趙國也不是沒有滅過強國,早在百年前,趙國剛剛胡服騎射時,趙武靈王就消滅了號稱九千九百乘強國的中山國。但那次的勝利,來得相對輕松,遠沒有像這次滅燕這樣困難。
盡管趙國對燕國的戰(zhàn)爭只持續(xù)了三個月,但為了這一戰(zhàn),趙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若不是如此,田秀也不會同意搞這場祭祀典禮。
等趙王偃帶著群臣來到宗廟,太祝早已經(jīng)換好了祭祀的禮服等在門口,恭迎趙王偃一行。
見了趙王偃后,太祝上前行禮:“大王!”
趙王偃點了點頭,道:“祭祀用的東西都準(zhǔn)備好了嗎?”
太祝道:“一切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妥當(dāng),就等大王您了?!?
趙王偃呵呵一笑,道:“那諸卿隨寡人進去吧!”
太祝又向趙王偃躬身行禮,然后才引著趙國君臣進去。
宗廟之中的氣氛莊重,嚴(yán)肅,在放置著趙國歷代先王的神位下面,依次擺放著四只寶鼎,這四只鼎皆是趙國得到的九鼎。在看到這四只鼎后,所有人都放慢了呼吸生怕驚動了趙國歷代先君的英靈。
這時,太祝將提前準(zhǔn)備好的祭品投入到四只鼎里,而后他又站在祭臺前對著趙國各個先王躬身行禮,接著才看向趙王偃,道:“恭喜大王,終于滅了燕國!我大趙統(tǒng)一天下,指日可待!”
群臣跟著一同恭維:“恭賀大王,大趙千秋萬載,一統(tǒng)天下!”
趙王偃一笑,道:“承蒙諸卿吉言!”
太祝閃身讓開一個位置:“大王可以祭祀先祖了!”
趙王偃點點頭,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跪倒在蒲團上,恭恭敬敬的對著神位三跪九叩,隨后開始宣讀祭文,祭文的內(nèi)容無非是陳述趙燕兩國之間的矛盾,以及這一次對燕國作戰(zhàn)的艱辛,而現(xiàn)在趙國終于消滅了燕國了結(jié)了這一段恩怨。
就在趙王偃念祭文的時候,虞卿發(fā)現(xiàn),今天這么大的場面,有幾個人居然沒來。
其中包括都平君田單,望諸君樂毅,另外還有太后韓樂。
前兩個人沒來還能理解,田單人還在齊國一直沒回來,樂毅聽說是病的起不來了,但韓樂在搞什么鬼?
她可是太后,如此盛大的儀式,她居然不來?
虞卿忍不住小聲問了一句站在前面的田秀:“丞相,太后殿下怎么沒有到?”
田秀回了句:“太后今晨身體不適!”
其實韓樂之所以沒來,無非是擔(dān)心被群臣看出她懷孕罷了。
照常來說懷孕三個月根本看不出,但由于韓樂懷的可能是雙生子,小腹已經(jīng)隆起了一些,韓樂很擔(dān)心會被人發(fā)現(xiàn),因此不愿來。
田秀明知這一點,卻不能說破,只能說是韓樂身體不適。
虞卿聽了后若有所思,問:“太后病的重嗎?是否要我等去侍疾?”
一聽虞卿居然準(zhǔn)備去侍疾。
田秀瞬間有點慌了,聲調(diào)也提高了不少:“千萬別!”
這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田秀尷尬的一笑。
等眾人把目光又回到前面,田秀才敢側(cè)身小聲對虞卿說:“太后是女流,用不著咱們這些男人去侍疾,而且我的夫人上官文君精通醫(yī)術(shù),她已經(jīng)去照顧太后了,不會有什么事情?!?
虞卿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此時,趙王偃已經(jīng)把祭文念完了。在祭文念完之后,趙王偃又向著神位獻上自己的祭品,而他獻上的祭品分別是燕王的王冠、佩劍和玉璽。這三件都是君王權(quán)力的象征,在滅國之后,將這三件象征著王權(quán)的東西作為祭品獻給趙國先祖最為合適。值得一提的是那把青銅劍,那是燕昭王的佩劍,那把劍還是田秀攻打燕國的時候繳獲的,這次也被作為祭品獻給了趙國歷代先君。
在祭祀結(jié)束了以后,趙王偃跪坐在草席上,文武大臣也分坐在兩旁,所有人都神情肅穆地聽著樂工演奏雅樂,以祝頌冥冥之中的上蒼英靈。在太廟演奏樂曲,這也是今天典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個儀式是從周朝時期就流傳下來的。
應(yīng)照周公制定的周禮,大雅之樂是以編鐘、玉笙、石磬、桐木琴、犀鼓等樂器演奏,而隨著悠揚舒緩的樂聲響起,六十四名樂女揮動著長袖,隨著聲樂的節(jié)奏緩緩起舞并且念誦歌詞:
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
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
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
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嗣骺祟悾碎L克君。
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
……
這首歌名叫《皇矣》,是《詩經(jīng)?大雅》中的一首,是頌揚周天子仁德的一首詩頌,內(nèi)容主要是歌頌周文王的文德武功,同時也贊揚了周文王之前的兩代君主亶父和王季。從亶父經(jīng)營岐山打退昆夷,到后來王季的德行,描寫的相當(dāng)清楚,包括后來周武王滅,商建國的一些事跡也描繪的相當(dāng)清楚,可以說,這首詩詞就是在贊美周王朝開國的三位先王。
這首《皇矣》也是列國在宗廟祭祀中經(jīng)常演奏的樂曲,而喜歡聽這首樂曲的君王,自然都是希望以周文王為自己的目標(biāo),建立如他們一般萬世仰慕的宏偉大業(yè)。
雖然趙國并不是姬姓國家,但是目前天下各國當(dāng)中,真正還在遵守周禮的,實際上也就只有三晉。而且雖然天下禮崩樂壞,但實際上周朝的禮法還是被延續(xù)下來,哪怕是“族譜單開一頁”的秦國,也一直在延續(xù)周禮。
就在趙國君臣都沉浸在鼓樂聲中時,展匆匆從外面進來,小聲對田秀說:“少君,魏國有急報來!”
田秀一聽,本想立刻起身離去,但一看到周圍肅穆的群臣,只好耐得住性子對展揮了揮手。“你先下去,有什么事情等這里了結(jié)了再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戰(zhàn)國帝業(yè)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戰(zhàn)國帝業(yè)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