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陸伯言再度出手,我在三國逆轉(zhuǎn)乾坤,小玉米芽,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凌的大軍踏入江東,沿著揚州之路揮師前行,先鋒已穿越淮泗,滿寵率豫州軍渡江攻擊。荊州的毋丘儉本該出兵江夏,直指陸口。
然而諸葛亮令姜維占領江夏,給予孫權喘息的機會。不僅免除了孫權的危機,還使他能及時支援東關,阻擋豫州自潦口而來的浩蕩大軍。
全琮從海昏地帶撤回,朝揚州核心地帶挺進,步騭接到指令,了解當前形勢。盡管揚州與交州相鄰,沿途無敵,但交州地形崎嶇,道路艱險。
若想從交州調(diào)集大軍到揚州,需時長久。明知困難重重,步騭仍親自布防,派遣呂岱率軍朝揚州進發(fā)。
李嚴、劉磐等人在此情勢下,自不會示弱。李嚴發(fā)動反擊,攻防態(tài)勢逆轉(zhuǎn),劉磐則動身掠奪?;璧貐^(qū),擾亂江東邊疆的安寧。
劉磐專注劫掠,李嚴攻勢猛烈,但交州地勢險峻。當初步騭攻打桂陽、零陵便艱難重重,如今李嚴轉(zhuǎn)而進攻交州,更是舉步維艱...
諸葛亮征服江夏后,立即著手平定整個江夏領地,連陸口這樣的邊陲之地也在姜維的魔劍籠罩之下。
陸口的守衛(wèi)士兵遵循孫權的指令,誓死堅守,姜維則采取了克制的姿態(tài),蓄勢待發(fā)。
此刻,旁觀這場戲劇的觀眾,換成了神秘的西川!
曹魏大軍對此無動于衷,只求諸葛亮不擾亂他們的后方。他們自認,西川恐怕也沒這個能力攪局。
諸葛亮確實如他們所料,唯一略顯激進的舉措,就是派石苞鎮(zhèn)守襄陽,鄧范坐鎮(zhèn)樊城,接著在廢墟之上重建防線。
這些曹魏軍隊心知肚明,但現(xiàn)在無暇顧及。
襄樊之地已被視為緩沖區(qū),漢軍的舉動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只待此戰(zhàn)大捷,便可席卷天下。
城池的得失,對他們而言微不足道。
相較于西川諸葛孔明等人冷眼旁觀,曹魏大軍的攻勢引發(fā)了江東的迅速回應。
在王凌率領的聯(lián)軍猛烈攻城之際,吳國太子孫登終于挺身而出。
作為孫權早早選定的繼承者,孫登才智非凡,更有眾多名臣猛將輔佐,良師益友相助。
孫登立即采取行動。
他任命江東大都督陸遜為主帥,大將軍諸葛瑾為參謀,大將丁奉為前鋒,統(tǒng)率江東將領奔赴淮泗,決心與曹軍殊死一搏。
盡管全琮、步騭、呂岱未能及時回防,朱然、朱桓也伴隨孫權左右,但孫登仍確保陸遜擁有充足的戰(zhàn)斗力。
孫登的四友——諸葛瑾之子諸葛恪、綏遠將軍張昭之子張休、丞相顧雍之孫顧譚、偏將軍陳武之子陳表,全部加入軍中擔任將領。
此外,除了丁奉和陸遜,還有昔日曹休的克星周舫,朱桓之子朱異,屯騎校尉吾粲,驍騎校尉鍾離牧,以及黃淵、程咨、太史享等江東新一代將領。
雖非豪華陣容,卻是孫登手中全部可用的力量。
陸遜與丁奉果然不負孫登所托,即使兵力處于劣勢,也能奮起反擊,將曹軍大將王凌困于淮泗之地,正是關乎生死的重鎮(zhèn)濡須口。
原本應在此駐守的朱桓因多次失控,不得不將濡須口交予兒子朱異,自己則留在孫權身邊,以防萬一。
此刻曹軍大舉進攻,朱異顯然無法與其父朱桓相比,更別提當年的周泰、甘寧等英勇之輩。
王凌的突襲讓他們措手不及,濡須口險些失守。
幸虧丁奉救援及時,勇猛無比,才將曹軍擊退,否則王凌等人可能已突破淮泗,直指廬江腹地,甚至威脅到建業(yè)城的安危...
如今,丁奉雖率軍抵達,暫時穩(wěn)住了動蕩的局勢,但這并非長久之計。
盡管背后有陸遜的援軍,可曹魏的增援部隊更為龐大。
滿寵與毋丘儉正猛攻東關,胡奮、程喜、王凌、孫禮乃至文欽等將領,皆已蓄勢待發(fā),即將投入這片戰(zhàn)火紛飛的疆域。
三州雄師聚首,五州之兵威震江東,此等陣仗絲毫不遜于當年曹丕的伐吳盛況。
更何況,曹叡親自率領軍馬出征,麾下盡是曹魏精銳,朝廷智囊團亦隨他奔赴前線,勢要與江東決一雌雄,令江東眾將倍感壓力山大。
他們還不得不提防身旁那只伺機而動的惡狼——西川的漢軍,其異乎尋常的舉動讓眾人措手不及。
江東之主孫權對此沉默不語,只是催促將領們不斷加固防線,再堅固,再堅固。
各地的報告如雪花般飄向?qū)O權臨時設立在東關的營地,而一封封降書也紛紛落入曹魏大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三國逆轉(zhuǎn)乾坤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并收藏我在三國逆轉(zhuǎn)乾坤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