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東方遠征與北伐秘令,我在三國逆轉(zhuǎn)乾坤,小玉米芽,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皓的急促喚醒了劉禪,他預感到那些隱藏的挑戰(zhàn)終將顯現(xiàn)。自諸葛亮離去,成都的暗流已然洶涌,此刻,那些潛伏者想必已整裝待發(fā)。劉禪深知,他即將面對的時刻已經(jīng)來臨。
他不愿傾聽黃皓的詳細描述,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他已準備好一切,今天上朝,他要讓成都見識到,何為劉家的真龍之子,何為劉備的繼承人。
“吾等,見過陛下!”踏入莊嚴的朝堂,劉禪再次體驗到萬目聚焦的重量,眾多曾在他耳邊回響的名字,此刻恭敬地向他俯首。
盡管不是初次,每次這樣的場景都讓他感受到一股熱血直沖腦門。今日,也不例外。
“諸位今日聚集,似乎有重大之事?”劉禪并未回避,而是直截了當?shù)卦儐枴?
諸葛亮帶領(lǐng)大軍離開了魔法都市成都,吳班、陳式、趙云、鄧芝、王平、高翔等名將同行,如今留守的高層官員除了蔣琬、費祎、董允,便只有關(guān)中都督、都亭侯、益州世家代表及大漢外戚吳懿了。
這位鮮少上朝的大臣此刻出現(xiàn),無疑證實了劉禪的猜測。聽到他主動提出話題,群臣也不再贅言。
勸學從事譙周、諫議大夫尹默、虎賁中郎將來敏、符節(jié)令孟光、光祿大夫許慈以及博士胡潛六人幾乎同時站出,一同展開激烈的辯論。
“臣等質(zhì)疑丞相諸葛亮無視禮法,漠視朝堂尊嚴,在國喪之時擅自調(diào)動魔法軍力,是對先皇的褻瀆,對大漢的侮辱。臣等以萬千士子的名義懇請陛下,將諸葛孔明逮捕,以律法裁決!”
在這六個歷史巨擘的行動下,世間動蕩如滔滔洪流,他們所言代表的萬卷書生,并非虛言,他們確能代言那些書生的心聲。而且,劉禪清楚,此刻西川的學士們已被他們引領(lǐng),正朝王宮匯集。假若一切按部就班,午時一到,他便將目睹無數(shù)學者逼宮的壯麗劇目。
直面挺身而出的六人,他們恪守禮法規(guī)則,這并無不當。如果連生死都能成為權(quán)謀的籌碼,那么士人的道德底線也將漸行漸遠。
切勿輕視人性的弱點,更別小看人們天性的懶惰狡黠。盡管劉禪對他們心存反感,卻并未責怪。然而,北伐,他志在必行。
“除了六位忠臣,還有人愿意擔此重任嗎?”
劉禪緩步起身,走近他們,沒有指責,也沒有首肯,只是繼續(xù)詢問,是否還有人愿承擔此事。
劉禪話音剛落,更多官員紛紛出列,來自荊州與益州的學者,無一不是才名顯赫。其中許多人,與丞相諸葛亮交情匪淺。
見越來越多的人表示愿意擔當,他們顯然無意給予劉禪緩沖,而是決心將此事推至極限。而劉禪露出了微笑,這不是裝腔作勢,而是憶起了簡雍的忠告。
越是在緊要關(guān)頭,越不可急躁,焦慮只會擾亂心智。
“還有人愿意擔此大任嗎?”
這是劉禪第二次提問,然而場上無人再響應(yīng)。但大殿之外,卻傳來幾道響亮的聲音。
“老臣簡雍,冒死進諫,不顧禮法擅自出兵,請陛下向天下給出交代!”
“老臣徐庶,冒死進諫,枉顧人倫,請陛下接受律法制裁,以正視聽!”
“老將嚴顏,冒死進諫,國喪之際興兵,是對先皇的大不孝,請陛下頒布自我懲罰的旨意,以安撫民心!”
“老臣龐羲,冒死進諫,縱容諸葛孔明國喪期間出兵,實乃大不孝,請陛下頒布罪己詔,向天下謝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三國逆轉(zhuǎn)乾坤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小玉米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玉米芽并收藏我在三國逆轉(zhuǎn)乾坤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