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花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逍遙何求,成為一代劍仙后,換了權(quán)謀副本,三七花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莊子是位奇人,他的文章也如此,千百年來人們做出無數(shù)解釋,可皓首窮經(jīng)也不能得知當(dāng)年寫下文章之人的真意。
他的世界瑰麗奇絕,廣闊無邊,該是何等的天資才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神秘又惑人的一方天地?
所以崔祁在講義的第一只竹簡上寫到:逍遙一詞何解?江上漁者山中樵?余亦不知。
他提出了兩個問題,什么是逍遙,古有漁樵問答,今有云夢隱士,可他們真的逍遙嗎?一味地逃避世外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姬琮也在思考,他的一生好像從未自己做出過重要的決定,逃離是父親和姑姑規(guī)劃的路線,回衛(wèi)國是衛(wèi)爺爺?shù)南M裁词亲约旱哪兀?
姬琮也不再胡思亂想,明日還要上課,逍遙游可不好講。
或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晚上夢到了第一次遇到好友,初來乍到的俊雅男子小心地介紹自己:“我名崔祁,還請兩位多多關(guān)照?!?
張老伯問道:“年紀(jì)輕輕怎么來抄書?這的俸祿是最低的?!?
崔祁拘謹(jǐn)非常:“在下久居深山,不通世故?!?
那時的崔祁還未暴露自己的真實來處,只說是山間的道士下山渡紅塵。
道家弟子稀少,他們也不知其中的規(guī)矩,但姬琮對這個身穿青衣,白玉束發(fā)的人非常感興趣,他的直覺告訴他,此人不簡單。
夢醒后,姬琮披衣望月,崔祁喜歡月亮,原因很多,他也喜歡月亮,卻只有一個原因,月是故鄉(xiāng)明。
崔祁閑談時說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阿霖,其實月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人的心境?!?
“心境,是啊,逍遙該是一種心的狀態(tài)?!?
姬琮恍然大悟,立即以指為刀記在竹簡:逍遙者,心也。心不為外物所拘,即是逍遙。
記下隨感后,再望月,姬琮笑道:“是我被拘束了,月亮從來未變,變的是照耀下的人世悲歡?!?
崔祁照舊賴床,講課的聲音吵不醒他,或者說只要他不想,十萬兵馬的馬蹄聲也不能讓他醒來。
姬琮照常上課,他先念了一遍課文,然后說道:“逍遙是一個很寬泛又籠統(tǒng)的概念,云同學(xué),你來說說什么是逍遙?”
“大概是不用做工種地就能活下去?!?
云姬的聲音越來越低,她前半生最大的追求是一家人不餓肚子,每天都能團(tuán)聚,可她提前預(yù)習(xí)了文章,仙氣飄渺的文字她不太能理解,但肯定不是她樸實的想法。
姬琮笑了:“這也是一種逍遙,要不是喝不上粥我才不做書吏呢。云同學(xué)說的很好,不為財帛拘束也是對的。”
云姬舒了口氣,姬琮接著講解:“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如果生命太過短暫,能看到的事物自然會局限?!?
“阿祁見識廣博是因為他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可到底怎么樣才是真正的長久?相傳彭祖八百歲壽終,可在神明和天地日月目前也是無知幼子,朝生暮死的蜉蝣又知道什么呢?”
修短隨化,生命的長短取決于諸多因素,同時怎樣活也是問題,是避世索居還是積極入世?
很多人都沒有選擇,為了活著便已是拼盡全力,根本不會去思考我是為什么而活,我想要怎樣而活?
“鯤鵬碩大,它要飛起必須借助大風(fēng),而小鳥則無需,它們振翅而飛,隨意停落在樹木,但鯤鵬并不該被嘲笑?!?
姬琮翻開下一頁講義繼續(xù)道:“住在桃花坊,知道的多是坊內(nèi)的雞毛蒜皮,住在王宮,知道的便是全國,眼界決定了我們能看多遠(yuǎn)?!?
霽兒舉起手:“被臣子蒙蔽的君王有許多,我們該怎么從復(fù)雜的消息中篩選出重要真實的呢?”
姬琮贊許道:“霽兒同學(xué)的問題很好,現(xiàn)在我有兩個消息,一個是越王王后感情甚篤,一個是他們早已破裂,哪一個才是真相?”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成為一代劍仙后,換了權(quán)謀副本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三七花園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花園并收藏成為一代劍仙后,換了權(quán)謀副本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