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5章 外夷鬼蜮不可輕(四),隆慶中興,休息的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于汪道昆的推薦,朱載坖思索再三,還是同意了汪道昆的推薦,畢竟對于現(xiàn)在的大明來說,能夠有足夠的資歷擔任一鎮(zhèn)總兵,同時又具備相應的經驗,這樣的人選確實不多。
而且戚繼光對于張元勛還是比較了解的,張元勛長期在戚繼光麾下作戰(zhàn),戚繼光向朱載坖稱贊張元勛道:“元勛起小校。大小百十戰(zhàn),威名震嶺南。與廣西李錫并稱良將?!?
俞大猷而認為張元勛用兵持重,沉穩(wěn)老練,能夠應對貴州的局面,但是朱載坖還是有些不放心,因為張元勛畢竟長期在東南作戰(zhàn),并沒有在西南作戰(zhàn)的經驗,貿然將其從福建調到貴州來,能否應對貴州的局面,朱載坖心中是沒有什么底的。
朱載坖思慮再三之后說道:“張元勛老成宿將,固然可以使之鎮(zhèn)守貴州,然亦需調以熟悉當?shù)刂畬?,以為輔弼?!?
朱載坖想的很清楚,大明老一代的名將日漸凋零,馬芳去世,俞大猷老邁,戚繼光年歲也不小了,李成梁雖然還能戰(zhàn),但是大明繼續(xù)培養(yǎng)下一代的將領,所以朱載坖想提拔一些年輕將領作為后備力量。
張居正推薦了劉顯的兒子劉綎,作為將門虎子,劉綎確實是有點本事的,長期追隨他父親在緬甸征戰(zhàn),確實立下過不少的功勞,而且劉綎熟悉西南的情況,加上其父劉顯的威望,確實在西南軍中頗有威望的人,尤其是這次對楊應龍用兵,會從四川征調大批援兵,劉顯父子在四川軍中威望極高,正好可以利用。
朱載坖于是同意了張居正的推薦,任命劉綎為貴陽參將署貴州鎮(zhèn)副總兵。
等重臣們走后,朱載坖和內閣輔臣們商量貴州之事,對于朱載坖來說,剿除楊應龍只是第一步,怎么借此推廣改土歸流,加強朝廷對于這些邊陲之地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陳以勤提出的觀點是以夏變夷,陳以勤對朱載坖說道:“陛下,移風善俗,禮為之本,敷訓導民,教為之先,故禮教民于朝廷而后風化達于四海,夷學禮儀,知綱常,則入我華夏也?!?
陳以勤說的其實就是加強這些地方對于華夏的文化認同,這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在土司地區(qū)大力推行儒學和實行科舉教育等,以此進行文化傳播,希冀達到“用夏變夷”的目標,促使邊疆少數(shù)民族接受 “王化”、知禮儀,而逐漸 “內向化”,引導民族通過對中原文化認同加深對大明的認同。
雖然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但是確是一個非常穩(wěn)妥的辦法,之前為什么重臣們都支持對楊應龍用兵,就是因為楊應龍對抗朝廷在貴州鼓勵文教,準備教化百姓的政策。
陳以勤說道:“楊應龍立毀學宮,禁民習儒,禁錮文字,寇仇儒生,以蒸報為禮義,視菹醢為名教,每自稱為秦始皇,蓋坑儒焚書,以愚黔首,亦略相似,身為鮑魚,有由然矣。是故朝廷所必征也!”
楊應龍的這種行為,無疑是觸及了朝廷的底線,也是張居正等人最終下定決心收拾他的主要原因。朱載坖決心在收拾了楊應龍之后,在貴州推行改土歸流,以加強朝廷對于貴州的控制。
本來商量完這些事情,重臣們也就應該走了,但是大學士呂調陽向朱載坖奏道:“陛下,查的漳州王府已經具備,陛下還是要為端王行大婚之禮?!?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