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1章 舊土新歸事難為,隆慶中興,休息的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載坖的這個想法,著實是驚了一眾重臣們,北平行都司,也就是大寧都司已經(jīng)廢棄有百年之久了,現(xiàn)在朱載坖突然提起此事,當然是令一眾重臣有些摸不著頭腦的。
首輔高拱說道:“陛下,此事要從長計議才是,大寧廢棄已有百余年,如今就算是要想恢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朱載坖對此不以為然,朱載坖認為,大寧都司對于大明的東北邊防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的,有大寧都司在前方,薊鎮(zhèn)就會安全的多,京師也不至于淪為前線,同時遼東鎮(zhèn)也不會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可以集中兵力,用于對付女真,向北擴張遼東鎮(zhèn)的轄區(qū)。
面對,朱載坖的這個想法,在場的兩位知兵之臣,楊博和霍冀不得不出來說話了,楊博說道:“陛下,大寧難復啊。想以成祖之英武,豈不知大寧既棄,天壽山與異域為鄰,而宣府、遼東斷左右臂?然事有不得已而為之也?!?
朱載坖問道:“那楊天官說說,當年成祖為何棄守大寧?!?
楊博認為,朱老四放棄大寧的原因很簡單,主要還是因為糧秣供應的問題。即便是在洪武年間,大寧的糧秣供應也很成問題,洪武二十四年,就有守將給重八哥上疏稱:“大寧、會州、山海三衛(wèi)所屬驛馬皆屯田軍士牧養(yǎng),有丁產(chǎn)者,衣食僅足,芻菽可供,其貧窶者,家且不給,何有于馬?”
大寧都司的士卒連戰(zhàn)馬都喂養(yǎng)不起了,這還是在大明初年開中法能夠良好運行的情況下,而到了靖難,朱允炆為了打擊燕軍,決定放棄大寧,將北平行都司的兵力抽調(diào)回來,用于對付燕軍,大寧遂荒廢了。
等到成祖定鼎天下,想要重新恢復大寧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事不可為了。
因為在此時,成祖心心念念的是營建北京,并且遷都京師,這是個巨大的基礎建設項目,其工程之浩大,工期之漫長,動用人力物力之多都是本朝少見的。洪武時期, 北平只是北方的一個軍事重鎮(zhèn),永樂時期,北京則成為京師,成為大明帝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 不但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而且人口數(shù)量也明顯增多。這些都造成對糧食的巨大需求,從而使朝廷一時難以重建大寧,并通過運輸保證那里十余萬 軍隊的軍食供應。
同時,也在永樂初年,朝廷結束了推行二十余年的遼東海運,南糧北上明顯減少。后來雖然將運河疏通,改行漕運,但是由于成祖在京師屯駐重兵,京營、親軍諸衛(wèi)還有班操、京操諸軍,數(shù)量龐大的軍隊云集京師,需要大量的糧食,恢復大寧顯然不是當時朝廷最緊急的事務。
而且成祖時大規(guī)模反擊北虜,大明對于北虜采取的是極為強勢的態(tài)度,成祖時,什么蒙古、女真,那哪個敢南下襲擾,那不是找死嗎?當時九邊平靜,失去大寧對于大明的危害并沒顯現(xiàn)出來,等到宣宗以后,大明的邊患逐漸加劇之后,朝廷再想恢復大寧,已經(jīng)是力有不逮了。
此時朝廷在財政上匱乏,開中法也沒有洪武、永樂時嚴謹,依靠漕運,僅能維持京營和附近駐軍的糧食,要想恢復大寧,更是難上加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隆慶中興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