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9章 瀟瀟風雨自北來(四),隆慶中興,休息的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南京的張居正也察覺到了事情正在起變化,從嚴訥回到蘇州之后,蘇松的士紳們就再也沒有找人和張居正交涉了,看來他們已經(jīng)很清楚,和張居正之間沒什么可談的,面對張居正的催征,士紳們肯定是要想辦法予以反擊了。
而就這這個時候,朱載坖的兩道上諭更是使得士紳們暴怒,新的優(yōu)免則例和嚴厲打擊投獻的詔書,在東南士紳們看來就是朱載坖這個新皇帝針對東南士紳的,這個新的優(yōu)免則例,看起來比之原來更多了,但是就算是一品官,也不過才優(yōu)免一千畝土地,在士紳們看來簡直是在侮辱他們。
他們哪一家手中不是數(shù)以萬計的土地田產,區(qū)區(qū)一千畝算個什么?而且離任官員只能按七成享受優(yōu)免,這使得東南士紳們大為不滿,以田產優(yōu)免的話,對于中小士紳是有利的,因為大部分的官員不是累世簪纓,所憑借的只不過是自己祖上經(jīng)營積攢的田產,二百畝都已經(jīng)算不少了,朱載坖就是要打擊大地主們,他們握有巨額的土地,倚仗自己的官身,大量的逃稅,朱載坖豈能容忍。
如果說修訂優(yōu)免則例是直接針對東南士紳們的一刀的話,朱載坖要求嚴厲打擊投獻的法令才是在挖東南士紳們根。士紳們的土地是怎么來的?你以為他們會老老實實去從百姓手中購買?那你可真是想多了,且不說蘇松的土地都是膏腴之地,價格極貴,一畝水田最少都是十兩銀子起步。
而且對于百姓來說,土地就是活命的本錢,怎么可能輕易賣給士紳們呢?再說了,他們都是讀書人,耕讀傳家知道嗎?沒有銀子,也不準備拿銀子從百姓手上購買土地,不管是放貸逼迫百姓將土地典賣給自己,還是接受投獻,甚至指使自己手下的惡奴占田投獻,搶奪百姓的土地,這些事情都是基操。
讀書人的事情,怎么能算搶呢?
朱載坖這次下詔嚴令地方禁止投獻,并且要求士紳們將投獻的土地退還原主,雖然朱載坖的詔書中沒有明說重點整頓東南地區(qū),可是朱載坖的詔書到了南京之后,張居正立即將朱載坖的詔書傳達給了浙直等處的州縣衙門和巡按御史,要求各官司嚴格執(zhí)行上諭,同時曉諭浙直士紳們,要求限期將投獻的土地退還。
面對張居正的嚴令,士紳們內部也分化為了兩派,以太倉王氏、松江徐家等為首的家族,他們的子弟都在朝中擔任要職,對于朝廷顯然是了解很深的,知道朱載坖不是一個可以脅迫的人,這次既然決定動手,肯定是做了萬全準備,和朱載坖硬碰硬沒有任何好處,而且他們的子弟都在朝中為官,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自家子弟還在朝堂上,就還有機會,權能生錢的這個道理的他們是再懂不過了。
但是一些老牌士紳們可不買朱載坖的賬,想讓他們把吃進嘴里的肉吐出來,顯然是不太現(xiàn)實的,其中尤其以華家態(tài)度最為堅決。
華家的家主是華察,這位是嘉靖五年進士,從庶吉士做起,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又拜侍讀學士,擔任過南直隸鄉(xiāng)試主考、會試考官,嘉靖二十五年致仕回鄉(xiāng),雖然華察已經(jīng)致仕二十年了,但是他在朝堂上依然有極大的能量,原因無他,就是他曾經(jīng)擔任過南直隸鄉(xiāng)試和會試主考,有大批的門生弟子至今仍在官場上擔任要職。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