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1章 紛紛擾擾不勝煩,隆慶中興,休息的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不出講官們的所料,盡管內閣已經竭力壓制,左都御史周延也再三警告這些言官們,不要妄言國本,但是根本擋不住這些瘋狗,他們紛紛上疏彈劾朱載坖,認為朱載坖作為皇子,不應當妄言國事,而是應該是在府內讀書,而不是上疏言事。
言官們要求嘉靖訓斥朱載坖,令他回府讀書。
言官們上疏之后,講官們也不甘示弱,針對言官們的上疏,予以反駁。講官們引經據典,甚至援引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以及永樂之后的各種例子,說明即便是朝廷對藩王們嚴厲約束的時候,藩王們在地方并非絕對不問時事,他們可以就地方事務進行奏報,甚至勸諫皇帝。
朱載坖上疏言事,并沒有什么錯誤,采納與否,是朝廷有司的事情,言官上疏,頗為無理。
講官們的奏疏和言官彈劾朱載坖的奏疏內閣都不敢擬票,也不愿意擬票,全部上奏給嘉靖,嘉靖看都不想看這些玩意,直接對黃錦說道:“黃伴,將這些奏疏都留中不發(fā),朕不想看,叫江東趕緊上疏來!”
嘉靖和內閣都要兵部尚書江東對朱載坖的奏疏作出回應,現在頭昏的是這位新任兵部尚書了。江東把朱載坖的這份奏疏翻來覆去看了又看,召集太仆寺、兵部車駕司等有關的官員商量,江東提起筆,準備寫給嘉靖的奏疏。
江東首先回顧了大明的馬政,其實大明從一開始就缺乏馬匹,主要是由于前元的擴馬制度,元代為加強統(tǒng)治力量,把搜刮民馬及兵器當作統(tǒng)治的重要政策。括馬,一名“刷馬”,又稱“拘刷”, 因應軍事急需,平價和買民間馬匹古已有之,除非十萬火急時才采取這種辦法, 而元代括馬則是常態(tài)化的,等同公開掠奪。
蒙古人將漢地的馬匹搜刮一空,導致即便是元末大起義時,各路義軍的馬匹是極少的,到太祖建立大明的時候,官軍仍然是非常缺乏戰(zhàn)馬,所以大明缺乏戰(zhàn)馬并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而是與生俱來的問題。
為此,江東還引用太祖給成祖的上諭說明此事,洪武三十年,成祖和晉王統(tǒng)兵北伐,討伐北虜,太祖在上諭中說:且以知己言之,我朝自遼東至于甘肅,東西六千余里,可戰(zhàn)之馬,僅得十萬。京師、河南、山東三處,馬雖有之,若欲赴戰(zhàn),粹難收集。茍事勢警急,北平口外,馬悉數不過二萬,若逢十萬之騎,雖古名將,亦難于野戰(zhàn),所以必欲知己。箅我馬數如是,縱有步軍,但可夾馬以助聲勢,若欲追北擒寇,則不能矣。
今爾等率數千馬,離開平三四百里,駐礦塞中,況無輕騎遠偵,以知敵情,設使胡兵數萬晝潛夜行,隱柳藏荻,粹然相遇,彼以數萬,我以數千,何以當之?若欲縱轡馳行, 其將何以全軍士哉?今吾馬數少,止可去城三二十里,往來屯駐,遠斥堠,謹烽燧,設信炮。粹有警急,一時可知,胡人上馬動計十萬,兵勢全備,若欲折沖鏖戰(zhàn),其孰可當?爾等不能深思熟慮,提兵遠行,不與敵遇,則燒幸耳!設若遇之, 豈不危哉?方今馬少,全仰步軍,必常附城壘,倘有不測,則可固守保全,以待援,至此上策也。
即便是到了洪武三十年,大明可用之馬只有十萬之數,這還是繳獲了蒙古大批戰(zhàn)馬的結果。大明前期,對蒙古屢戰(zhàn)屢勝,可以繳獲大批的馬匹,以資軍用。如戰(zhàn)爭俘獲與邊將遞送。如洪武三年四月,大將軍徐達大勝擴廓帖木兒于 安定沈兒峪,擒獲元貴族官員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余人,獲馬萬五千二百八十佘匹,橐輪、騾驢雜畜稱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