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宗室敗類難理清(二),隆慶中興,休息的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批的百姓跪在臨淮侯府門外,請求朱載坖受理自己的狀子。
朱載坖在府內(nèi),有些無奈。毫無疑問,這些百姓早就深受齊庶人之苦了。但是即便是朱載坖收了他們的狀子,又能怎么樣呢?他們畢竟是太祖苗裔。
就像之前,朱能增之子朱長鑋伙同朱長鍭擅殺軍人沈鰲,本人被發(fā)配鳳陽高墻,直到嘉靖十三年遇赦得以返回南京。朱長鍭則只是奪食米半年。
齊庶人家族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兒,由于朝廷的縱容,當?shù)毓倮粢补懿涣诉@些為非作歹的齊庶人群體,只能由著他們的性子胡來。
官吏惹不起齊庶人,有人甚至還要送錢財給他們,祈求他們有錢花了,就不會出門禍害老百姓。
在嘉靖眼中,齊庶人再是庶人,那也是太祖苗裔,生來就比普通百姓高貴,嘉靖能怎么處罰他們,大不了送鳳陽高墻里關一段時間又放出來罷了。嘉靖尚且都對這些人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自己又能怎么辦呢?
眼看百姓們一直在外面等待,朱載坖也很清楚,百姓們是抱著極大的希望來找自己的。一旦朱載坖在此事上無所作為的話,不但會使的自己在百姓中的名聲一落千丈,還會使某些有心人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到時候他們就會說朱載坖只敢對勛臣士紳們下手,反而包庇宗室。齊庶人算個屁的宗室,雖然是太祖苗裔,一來本就因為犯罪被廢,二來和朱載坖關系很遠了,朱載坖只是苦于沒辦法收拾他罷了。
朱載坖無奈之下,只得先命人將百姓們的狀子收了,由講官們先看看。齊庶人在南京干的爛事,可謂罄竹難書,欺男霸女這些事情都是基操了,別說朱載坖,就是幾位講官也是對他們的這些惡行頗為憤怒。
尤其是張居正,他極為憤怒,他對朱載坖說道:“殿下,齊庶人已經(jīng)被廢為庶人,猶如此猖狂,是朝廷法度與無物,如不重懲,何以張朝廷之法度?!?
張居正和大明的藩王們是有些過節(jié)的。張居正的祖父張鎮(zhèn)則是遼王府的一名護衛(wèi)?,F(xiàn)任遼王朱憲?還是張居正的小時候玩伴。
跟絕大多數(shù)朱家子弟一樣,朱憲?是妥妥的紈绔子弟一枚。偏偏他的母妃毛氏“明書史,沉毅有斷,中外肅然,賢聲聞天下”,她希望遼王長大后有一番作為,所以整天對朱憲節(jié)耳提面命。
毛氏希望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她看著頗有作為的兒子玩伴張居正,于是整天數(shù)落自己的兒子,希望他能和張居正一樣奮發(fā)圖強,可惜朱憲?實在不是讀書的料,而聲色犬馬倒是無師自通,氣得毛氏經(jīng)常責罵他不爭氣。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朱憲?對于這位少年玩伴則充滿了嫉妒和怨恨之心。
張居正十五歲中舉后,于是宴請張居正的爺爺張鎮(zhèn)飲酒赴宴。張鎮(zhèn)作為一名衛(wèi)兵自然是第一次被遼王奉為座上賓,那晚的酒宴面對遼王的敬酒,不免就興高采烈地多喝了幾碗。誰知當晚回家就身亡了,有人告訴張居正是遼王喝酒逼死了你爺爺。
其實,綜合各種史料來看,如果說遼王酒宴預謀逼死張鎮(zhèn)恐怕有失偏頗,但肯定是逼著張鎮(zhèn)喝了不少酒。遼王雖不殺伯仁,但伯仁為你而死。
所以張居正是極為痛恨大明的這些藩王宗室的,但是他也知道,在嘉靖朝,他是動不了遼王的。因為遼王和嘉靖一樣,都是修仙愛好者,對道教十分癡迷,動不動就各種開壇做法。這讓因為修道而經(jīng)常被群臣反對的嘉靖,不禁將他引為知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隆慶中興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