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財政支絀難(二),隆慶中興,休息的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朱元璋的厚養(yǎng)宗室的指導思想下,靖難之后的朱棣更是打著恢復洪武制度的旗號,繼續(xù)增加宗室待遇,其本質(zhì)是通過增加宗室尤其是親王們的經(jīng)濟特權的方式,贖買親王們尤其是塞王們的兵權。
朱棣為了籠絡諸王,從建文四年七月至永樂元年正月,在短短的時間里,就先后賜給諸王鈔幣錠,另有金2400兩,銀兩,以及紗、羅、布匹等。與此同時,又提高將軍以下的品級。如原為三品的鎮(zhèn)國將軍提至從一品,四品的輔國將軍提升為從二品,五品的奉國將軍提至從三品,六品的鎮(zhèn)國中尉提至從四品,七品的輔國中尉提至從五品,八品的奉國中尉提至從六品。
仁宗即位后,又繼續(xù)提高諸王府的祿米,因諸王叔在者無幾,諸兄弟唯趙王居京師,余皆守藩于外,旦夕在念,而增加諸王祿米,周府以下十七個王府,共增加米約六萬余石。
但是其實朝廷早就無力支付宗室的祿米了,洪武二十八年,當朱元璋剛剛規(guī)定了親王祿米的數(shù)額,戶部“請令有司如數(shù)給之”的時候,朱元璋卻不予批準,而下令 “晉、燕、楚、湘、蜀給與如數(shù),代、肅、遼、慶、寧、谷,遠在邊地,民少賦薄,歲且給米五百石、齊府千石,嗣秦王幼,應用米,有司月進,周府且未給。各府罷給及多少不齊者,特出一時權制云?!?
永樂年間,朱棣雖然竭力攏絡諸王,但祿米已不能全給。沈府才本色六千石,秦府、晉府、唐府各五千石,代府三千石,遼府、韓府、伊府各二千石,岷府一千五百石,肅府僅七百石,慶府雖七千五百石,而郡王又嘗于數(shù)內(nèi)分撥俱不滿萬石之數(shù)。
到了本朝,宗室人丁滋生,數(shù)量更加眾多。藩府支需每稱不足。繼今支派益行,食祿日增,不可不預,以善圖其后。洪武年間,山西初封晉府一王,歲支祿米一萬石,后宗室人口增至1851位,共歲支祿米八十七萬余石,河南初封周府一王,歲支祿米一萬石,后宗室人口增至1440位,歲支祿米六十九萬二百五十石 山東初封魯府一王,歲支祿米一萬石,后宗室人口增261位,歲支祿米十三萬九千三百二十七石,湖廣初封楚府一王,歲支祿米一萬擔,后宗室人口增至587 位,歲支祿米二十五萬九千八百三十石。
馬坤越說越激動,直接跪在嘉靖御座前說道:“百姓稅糧有限,而宗支繁衍無窮。舉此四府,則天下王府可知也,若不早為議處,委難圖善其后。查今歲戶部從東南各省轉運漕糧四百萬石,而各處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視輸京師之處,不吝倍之,綜計我大明一歲之總入,不過兩千兩百八十五萬余石,而宗室之祿米占近四成,臣自任戶部以來,左右支絀,實難為也!”
作為執(zhí)掌財政的戶部堂官,馬坤這下將實情吐露了,他繼續(xù)說道:“在某些省份,其收支逆差更為懸殊。如山西一省存留米麥152萬石,而宗室祿米312萬石,河南一省存留米麥84萬3千石,而宗室祿米即為192萬石。是二省之糧,即無水早豁免升合俱完,猶不足以供祿米之半。況官吏廩旗、軍士月糧,皆取給其中。如之何其能供?”
對于馬坤的慷概陳詞,嘉靖卻不為所動,說道:“諸王、將軍七分折鈔,中尉六分折鈔,郡縣主、郡鄉(xiāng)君及儀賓八分折鈔,他冒者多裁減。祿米本就未十足發(fā)放,戶部所言,未免過于危言聳聽了吧!”
對于宗室的俸祿問題,嘉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始終不愿意處理,因為一來是他覺得宗室俸祿問題并不算一個大問題,事實上從弘治起,對宗室祿米就開始大規(guī)模的拖欠了,嘉靖朝更是如此。但是嘉靖后來還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給了諸位親王每年一萬石的祿米。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隆慶中興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