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長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顧澤:荀公勞碌一生,恐助紂為虐,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一筆長生,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彧看完了書信,一言不發(fā),將書信夾在指尖,緩步的往書房里走去。
老管家在身后擎著燈籠,高高的舉在荀彧的頭頂,照著前路,也跟著往書房方向走去。
“衡臣,你來我府上,也有十年了吧?”
荀彧到了書房里,將荊州氏族的信箋放在桌上,忽然回頭看著身邊蒼老的管家,長吁一聲問道。
“回主人,九年零十個月了?!?
被稱為“衡臣”的老管家低頭頷首說道。
“嗯!”
荀彧輕輕應(yīng)了一聲,又邁步離了桌案,緩步走到門口,抬頭看著漫天的繁星,語聲中帶著幾分凄涼。
“你本是許劭許子將的侍從?!?
“十年之前,你跟隨許子將在泰山之巔召開‘月旦評’,品評天下謀臣名將,恰巧我為曹丞相籌糧,正好身在青州,有幸一睹許子將的風(fēng)采!”
老管家衡臣嘴角泛起一絲飽含滄桑的笑容,似乎也在追憶著往昔的舊事:“那時候荀令君剛過不惑之年,意氣風(fēng)發(fā),更在我主公許子將的‘月旦評’上力壓郭嘉和陳宮、沮授等,榮膺天下第一謀士。”
說著話往前走了兩步,到了荀彧的身前,嘆息說道:“然而僅僅十年,荀令君卻已經(jīng)垂垂老矣,簡直與我這七十古稀的老人相差無幾了……”
荀彧抬起枯瘦如柴的手掌,撩了一下額角的花白長發(fā),另一只手扶住門框,只覺從屋外吹入的冷風(fēng),徹骨生寒。
然而這時候正是春末夏初之時,天色宜人,豈能這樣?
“自黃巾起義,董卓亂政以來,天下紛涌,群雄割據(jù),荀彧只愿窮我畢生之力,報效漢室,匡扶社稷,雖死無恨。”
“只是天不假年,我身體日漸虛弱,只恐此命不永……”
說道這里,荀彧一陣劇烈的咳嗽,急忙轉(zhuǎn)身到了書案前的座椅上坐下,將身體后仰,竭力放松整個身軀。
自從曹老板征伐呂布,再北伐袁紹,東征烏桓,所行的就是郭嘉主外,荀彧主內(nèi)。
郭嘉病死之后,前方的戰(zhàn)事由五大謀士共同參謀,而后方的補給和政務(wù),全部落到了荀彧的身上。
長期的超負荷工作量,讓荀彧身體透支,雖然他的年齡要小于五大謀士,可是只看面容的話,甚至要比大他十幾歲的賈詡和程昱還要蒼老許多。
“我主許劭許子將就是敬佩荀令君的忠君愛國之志,所以才特意命我陪侍荀令君十年,照顧荀令君的飲食起居?!?
老管家衡臣邁步到了荀彧的身后,一只手支起荀彧枯瘦的身軀,另一只手在荀彧的后背脊椎上輕輕拍了幾下,原本難以遏制的咳嗽之聲頓時停了下來。
“衡臣,你這一手卓絕的醫(yī)道,也是許子將傳授給你的么?”
荀彧輕輕喘息著,從桌上端起一碗熱湯喝了兩口,稍微好了一些,這才放下湯碗好奇的問道。
“非也……”
衡臣后退了兩步,恭恭敬敬的垂手侍立在一旁:“荀令君有所不知,當(dāng)日在泰山之上,我主許子將召開‘月旦評’之前,曾會過一個奇人,我就是得他的指點,略學(xué)了幾手醫(yī)道而已?!?
荀彧越發(fā)的好奇:“能在朝夕之間,點撥你掌握如此精湛的醫(yī)道,可見此人也是個杏林妙手了?!?
“當(dāng)今天下,醫(yī)道最高明的,莫過于張仲景和華佗,兩人雖然各有擅長,但都稱為神醫(yī)?!?
“莫非教授你醫(yī)術(shù)的,便是他們兩個其中之一么?”
衡臣雪花般的白眉挑動,目光中露出崇敬之色,擺了擺手搖頭說道:“非也,既不是張仲景,也不是華佗?!?
“據(jù)老朽所知,張仲景和華佗,也不過是此人的弟子晚輩而已!”
荀彧冥思苦想,良久才道:“這兩人若論年齡,當(dāng)與衡臣你相差無幾,比我還要年長二十多歲,他們的師父長輩,那豈不是至少也要百歲高齡了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筆長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筆長生并收藏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