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0章 請大王登基,盛唐華章,青銅劍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了安祿山的問話,李林甫放下手中的筷子,小心翼翼的推敲起來。
“下官以為,關(guān)中道行軍大總管仆固懷恩、河?xùn)|道行軍大總管杜希望此二人必會各統(tǒng)一軍。
“除二人以外,原河?xùn)|節(jié)度副使夫蒙靈察估計也會參戰(zhàn),還有李瑛身邊的南霽云、雷萬春等人。
“另外就是從洛陽改換門庭的李欽、李晟父子,來曜、來瑱父子,辛云京等人,估計也就這一些了吧?”
安祿山聞言撫掌大笑:“哈哈……一幫無名之輩,充其量再加上幽州的王忠嗣軍團,淮南的田神功軍團,以及江南的張九皋。
就憑這些人完全不足為慮,只要他們敢正面來犯,孤定當(dāng)迎頭痛擊,讓唐人嘗嘗幽燕鐵騎的厲害!”
一直沒有開口的陳希烈露出諂媚的笑容:“仆固懷恩與杜希望還是很厲害的,千萬不要小覷!”
“他們厲害只是沒有遇上對手,孤從五虎上將中任意抽調(diào)兩人,在兵力相同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戰(zhàn)而勝之!”
安祿山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摸起面前的一個豬耳朵大快朵頤,“對我們來說,也就王忠嗣算得上一個勁敵!”
他平生最愛吃豬下貨,而且喜歡吃大塊的,因此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擺了一堆囫圇的豬肝、豬心、豬耳朵等,與其他人面前精致的小炒迥然不同。
謀士張通儒道:“洛陽朝廷既然已經(jīng)被滅,就沒了盟友幫助我軍抗衡李瑛,可派遣使者趕往吐蕃聯(lián)系贊普尺帶丹朱,結(jié)為同盟?!?
“張先生言之有理,請大王速速派遣使者出使吐蕃?!眹?yán)莊對此深表贊成,此正所謂遠(yuǎn)交近攻。
安祿山頷首道:“這件事就落在兩位身上,盡快挑選一個能言善辯之人前往邏些城結(jié)好吐蕃。”
酒過三巡,李林甫站了起來,鄭重的向安祿山施了一個禮,說道:“大王,李林甫心中有番肺腑之言,也許會引起巨大爭議,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
安祿山詫異的放下酒杯,挑眉道:“右相有話但說無妨!”
“是!”
李林甫站直了身軀,提高嗓門道:“伴隨著洛陽朝廷的覆滅,我軍將會成為長安朝廷的頭號敵人。
有句話叫做‘名不正言不順’,如果下官沒記錯,幽州朝廷當(dāng)時冊立李璘的理由是受了李隆基的遺詔。
那時候李隆基倉皇退位,如同喪家之犬,天下人并不知道李隆基是死是活。
但經(jīng)過這一年半的折騰,天下人已經(jīng)皆知李隆基并未離世,那么李璘憑遺詔登基這件事就無法站住腳,天下的士人就不會承認(rèn)幽州朝廷的正統(tǒng)性……”
“嗯?”
安祿山聞言皺起了眉頭,不知道李林甫這番話是何用意?
實事求是的說,自從李隆基去五臺山封禪之后,天下人逐漸都知道了李隆基還活在世上,對于李璘繼位的真實性就有了巨大的爭議……
事實顯而易見,李隆基人都沒死,怎么可能留下遺詔讓被貶為庶民的李璘繼承大統(tǒng)?
也就是說,幽州朝廷是僭越、是矯詔、是叛亂,這也讓安史叛軍遭到的抵抗越來越激烈。
但安祿山及手下的文武又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解決這個難題,只能得過且過,用武力解決難題,將不服的人通通殺掉!
既然解決不了難題,那就解決提出難題的人!
“那么以右相之見,該如何解決這個困境?”
安祿山舔了舔手指頭上的油膩,呱唧著嘴唇問道。
李林甫提高嗓門,大聲說道:“要解決這個難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請大王登基稱帝,向天下人歷數(shù)李隆基父子的罪過,興兵伐唐!”
“嘶……”
李林甫話音剛落,滿堂一陣驚訝。
沒想到這個剛從洛陽前來投奔的宰相竟然如此激進,或者有魄力,第一次見到安祿山就勸他登基稱帝。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盛唐華章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銅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銅劍客并收藏盛唐華章最新章節(jié)。